春山遠 作品

第211章 伯言,你不該來!

 而關於餵養、放牧等事,他又成立了天牧院來負責! 

 原來的屯田府依舊負責攤丁入畝和青苗法的推行,並且將糧食的增產也留給了屯田府。 

 不過這一府兩院馬謖還是交給了段敬一同負責。 

 龐百等人也回到了上邽城,馬謖在見過他們之後,就將他們這三十多號人給帶進了新兵營。 

 如今的新兵營分成了步兵與騎兵兩部,騎兵部分就是收編的羌人武裝,而步兵則絕大部分都是漢民! 

 馬謖讓龐百和黃戡等十人為騎兵部隊的政委,賜予這支騎兵歸義軍的軍號,從軍校調來了趙廣擔任這支歸義軍的統軍,而原來的護羌司馬趙明則為副統軍! 

 趙廣從軍校帶出來了一幫人作為這支歸義軍的領軍,三千人的歸義軍分為六部,每部五百人,設司馬一人,部政委一人,一部兩曲,每曲兩百五十人,設曲長各一人,曲政委一人,一曲設兩屯,設屯長各一人,指導員一人! 

 正是趙廣從軍校中帶來了這麼多的軍校生,才將這支軍隊的框架給搭起來,歸義軍也就成為了隴右漢軍中唯一的中高低層軍官都是由軍校生組成的一支軍隊! 

 可是這樣一來,龐百他們這些政委可就不夠用了,馬謖無奈之下,只能將政委設到了部,曲以下則暫時不設政委。 

 這樣一來,龐百他們的工作量無形中就增加了許多。 

 不但要每日與趙廣他們研究騎兵的戰術訓練,還要下到部隊的第一線,給這些羌人講述忠心為國的道理! 

 每日的工作別提多累了,可龐百他們卻是樂在其中,尤其是黃戡,更是成了歸義軍中最受歡迎的人物!整日在軍中教授羌人漢人的文字,也形成了歸義軍中的慣例,日後的政委都成了這支軍隊的文化教員! 

 眼看騎兵的工作已經走上了正軌,馬謖這才將目光轉到了步兵的身上! 

 這支步兵雖然說是新兵,可軍中大多數的士兵都是見過血的,已經可以算是老兵了,關統和張紹、馬承等人成了這支步兵的統軍! 

 這支步兵有人數一萬人,馬謖同樣按照騎兵的方式,將這支人馬分成了二十部,張紹和馬承分別統領八部,剩下的四部由關統親自統領,而將剩下的軍校生都放進了每一部中擔任主官,就這,部隊的主官也還差了幾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