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0章 托兒班

 村裡夭折孩子真是太常見,江村長家就死了大瑞。

 現在江村長提出把小孩子放在一起帶,再沒有人反駁,或者暫時不能理解的,也沒有說話了。

 於是,青泉學堂的托兒班成立,大概也是梨花鎮第一個託兒所。

 年前才新蓋的辦公室佈置出一間,裡面什麼都沒有放,就放了一排籮窩。

 也就是大竹籮筐裡面塞滿稻草,再按壓中間凹進去像一個狗窩,這也是農家孩子小時候的嬰兒床。

 放一塊棉墊在草滲透下去,只溼屁股下巴掌大的一塊,孩子不會泡在尿坑裡。

 而且溼稻草曬曬換換,又是鬆軟的籮窩。

 唯一的壞處就是稍微大一點的孩子會爬出來,甚至弄翻籮窩。

 第一批孩子裡最大的是兩歲多的田小四,最小就是皮氏才幾個月的兒子。

 孩子放在托兒班,皮氏上工中途可以過來給孩子餵奶。

 僱來看孩子的是徐根生二嫂,也就是之前去藥坊負責燒火的李二嫂。

 後來因為青泉灣兇案死了兩個人,她就膽小不敢去了。

 李二嫂幹活動作慢,在藥坊管火時還不覺得,可在蚊香作坊就不行了。

 一家一戶做蚊香慢只是自已家的損失,現在流水線,誰手腳慢就要捱罵。

 前一年的流水線她只做了一月就被換下來,雖然還在作坊裡做些其他事,可在別人眼裡依然感覺擋路。

 只要說錢,王小菊就是一個吸人血的土匪,眼裡只有活,不分人。

 幹活少工錢自然也少,李二嫂好不容易幹滿一年,她就不想再去作坊,準備留在家裡種地,順帶幫妯娌皮氏看孩子。

 現在安排到託兒所看孩子,她自然是滿心歡喜。

 反正帶一個孩子是帶,幾個孩子也是帶,不磕著碰著,不冷著餓著就行。

 這當然明顯有徐根生的私心。

 剛開始時他一心想分家,可死去的爺爺留話,兄弟倆不許分家,家分不成,徐根生就明晃晃用自家哥嫂。

 李二嫂照看幾個孩子,作坊每月補貼五十文,給小孩子煮粥加餐。

 每個孩子家裡再交三十文,她一月就能掙一兩百文錢。

 於是,在朗朗讀書聲的學堂旁邊,又多一群咿呀嬰童。

 兩處房不在一個平面。

 當時為了保留學堂裡有一個可以開會說事的場壩,兩間辦公室就修在學堂下方的地裡,兩處相差兩米高,相互不會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