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6章 改進蚊香流水線

 陰雨結束,陽光明媚,氣溫回升,巴郡短短的冬天即將過去。

 徐根有和田貴帶著幾十個來學習的人翻糞土和稀泥,準備早茬苞米的糞球育苗。

 現在播種時間雖然早了一點,但只要蓋上厚草保暖,也不妨礙種子發芽。

 各村來的人都是種地的農戶,這些事情只需要說到,眼到、手到,他們就能掌握技巧,做得又快又好。

 於是三天時間,這批免費進修生就把江枝地裡的農活幹完。

 又留下幹了兩天,把村裡其他家的地也鋤了一遍,讓原本還有些意見的村民不再抱怨。

 其實最初大家都不願意把技術外傳,說只要自己村多收糧食,不要管其他人怎樣。

 江枝覺得這想法不好,人什麼時候都是“患不均”,別人餓肚子,自然會盯上那個吃飽飯的。

 一亂起來就成了“你有糧我有槍,你家就是我糧倉”,被人搶走還不如早早結個善緣,讓大家都能賺到錢,糧滿倉。

 這些來學習的不偷懶,幫著幹活讓村裡人滿意。

 其實就是大家都滿意,大學生們來學習也受益匪淺。

 什麼麥地中間的預留行,玉米套種,輪種,青儲技術,用青儲就可以多養牛羊增加農家肥……

 這些都是他們靠祖輩傳下去農耕技術沒有的,或者是隻知道這樣種好,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的卻不知道。

 已經有兩年操作的田貴等人,毫不保留的把這些經驗全部教給各村人,讓他們根據各村實際情況安排。

 至於還有棉花種植技術,苞米人工授粉還需要到季節再來學習,一次是學不完的,還得來幹幾次活。

 經驗很驚喜,那些外村人一問這些技術是哪裡來的,立即就有人把夏秀才背“相牛經”,嚇到牛販子的事繪聲繪色添油加醋的說了。

 “你是不知道,這書裡面有學問啊!什麼都有,有金葉子,學好了翻書跟翻銀票一樣。

 你看我們村現在修學堂,讓所有孩子都去唸書,以後人人都懂相牛經,這些種地的事就更不在話下了。”

 前有夏秀才談“牛身上長几個旋”,唱著歌嚇傻普通人眼中精明能幹的牛販子一事,讓大家知道書裡有學問。

 後來江枝又把自己出門全部說成是“進城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