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6章 王小菊當卷王

 怎麼計時?用什麼計?

 這成了一個關鍵問題!

 在藥坊,江枝準備有沙漏計時器,是在城裡買的。

 那是一個小巧的銅漏斗,利用沙子下漏,露出內壁刻度來計算時辰。

 這樣才能控制藥液熬製時間,一個銅沙漏做工精細、價值不菲,江枝不可能在蚊香作坊這裡讓人使用。

 王小菊說得容易,抬手一指棚外挑水用的木桶道:“只需要把木桶扎一個眼,等水漏出來,一桶水一輪,漏光就必須下臺,這樣就能計時了。”

 水漏也是一個計時器,但有缺陷。

 前期還能勻速,隨著水量減少,壓力變小流速發生變化,計時就不準確了。

 若是王小菊只用漏光一桶水來限時,不用刻意算幾個時辰,這也行得通。

 棚裡其餘人都面面相覷,一桶水能有多久,一個時辰還是兩個時辰,自己再佔著不走好像不行了!

 不過更多的人是喜歡的。

 以前一家人佔臺子,慢慢悠悠的做,別人還催不得。

 一催就是我們在用,大有用到天荒地老,佔為己有的感覺。

 眼看十個臺子就佔了五個,剩下的也要被瓜分。

 現在好了,每一輪做完就必須走,想做再排隊。

 家裡的小孩子都可以來掙幾文錢,再不用在這裡跟人吵架爭搶了。

 江枝笑道:“小菊這法子不錯,就這樣辦吧!先鑿一個木桶試試效果!”

 資本家都是這樣來的,把時間卷得起飛,這些人想邊聊天邊幹活的事不再有了。

 鑑於徐根生天天叫苦,江枝就把蚊香作坊交給王小菊,這可是現成的管理員。

 王小菊是又驚又喜,她也沒有料到自己一句話就管了作坊,立即保證能把作坊打理起來。

 江枝也沒有想到自己選了一個“卷王”,從此開啟了奪命生產線的大門。

 “一桶水”,成了徐家村的計時單位,也成了王小菊這個卷王的代名詞。

 只要“一桶水”在,就意味著手抽筋和跑斷氣。

 而且這個計時器還延伸到其他地方,栽秧打穀割麥旁邊也有一個漏水的桶。

 大家統一干活,人人不許偷懶。

 統一休息,全部停工,在這個時間裡大家是自由的,拉屎拉尿、想回家去餵雞餵豬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