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8章 端陽節

 二瑞終究是農家孩子,幹起農活,他也就很快把悲傷放到一邊去,或者壓在心底。

 打完麥,就需要趕緊耕田插秧。

 小黃牛已經被繩索木棒馴服,二瑞也學會怎麼跟牛溝通,木犁在水田裡來回走動,嘩啦啦的泥水濺起來,人和牛都被汗水泥巴糊得溼透。

 一直到暮色降臨,村裡各家冒起炊煙,耕田的人才收犁回家。

 這些天在村裡幹活,二瑞會去徐根有家吃飯,晚上就住在李老實這裡。

 雖然是農忙,夏秀才的夜校依然有課,今天講的就是“端午”。

 只不過夏秀才沒有提屈原,而是說各地端午習俗:吃粽子、賽龍舟、系五彩線掛香囊、貼五毒、畫額、喝雄黃酒、採藥、掛艾虎、躲午、吃鴨蛋。

 秀才不出門能知天下事,再加上夏秀才本來就博學多才,說起這些風土人情也是面面俱到。

 此時的人沒有其他學習途徑,能聽到這些新事物真是難得。

 小孩子們聽得津津有味,眼裡滿是對知識的驚奇和渴望。

 忙累一天的成人也聚在這裡,一邊聽得有趣,一邊手中不閒,搓繩子、打草鞋、編竹簍。

 小滿現在沒有幹農活,他白天在藥坊製藥,晚上也會進村來聽課。

 這時候聽到端午節,於是找到二瑞,也問起“過節”的事來。

 在巴郡,端午節又叫“端陽節”,而且還分小端陽和大端陽。

 小端陽為農曆五月五,大端陽為農曆五月十五,過節真正要過的就是大端陽。

 而且不吃粽子而是吃包子。

 相傳為諸葛亮“饅頭祭滬水”,實際上是小麥新收,磨粉嘗新。

 而且新女婿需要帶上媳婦回孃家,給丈母孃送去當年新麥做的包子。

 丈母孃家會回禮一把雨傘和一雙鞋,表示女婿你以後無論天晴下雨都要常來。

 雨傘也有庇護之意,望婆家照顧新媳婦。

 除此之外也有吃鹹鴨蛋和皮蛋,賽龍舟,掛香囊的習俗。

 “二瑞哥,你要給巧雲嫂子家送節嗎?”小滿問。

 他已經知道小天和小蘭姑姑的事了,也是被氣得夠嗆,壓不住脾氣就要進城去找那杜姓女婿。

 還是江枝道現在杜家在縣城的房子是租的,那女婿也不在,這事還等以後有機會再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