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64章田家

 徐根生家用的是老屋基,但地基石還是有變動。

 因為皮氏給徐根生說過分家才生孩子,所以這次徐根生就要求家裡多修兩間“廂房”。

 換成以前,作為最小的徐根生的話可能無人聽。

 可現在不同了,他是江村長的狗腿之一,對家裡有貢獻。

 別說家裡人,就連他的大爺爺徐長明也只有一個要求,分家可以,那就是需要等家裡老人辦完喪事。

 這自然是情理之中的,修房時就把這事考慮進去。

 皮氏一下就樂滋滋的。

 修建夯土房很簡單,取來乾淨黃土摻和進石灰和沙子,再倒進夯板的槽中,用木頭的夯杵將混合土夯緊夯實,一段牆體就出來了。

 通過夯板把土牆層層加高,在每層的拐角夯土中,還需要放入竹片或樹枝做筋防止開裂。

 這樣的牆壁厚實、冬暖夏涼,也是巴郡常見的建築方式之一。

 全村互助建房,人手是非常充裕的,夯土的咚咚聲徹夜不停,換人不停工。

 從取土點到牆面,挑土的人排成長隊,日夜不停的往上送。

 土牆的高度就像一夜春筍,噌噌的往上漲,轉眼就需要到立木柱,上大梁的時候。

 在木樑上掛好紅布,掌墨師傅吉祥的四言八句一念,早就準備好的瓜子和十幾個銅錢從高高的牆頭撒下來,引得全村老小齊聚,撿瓜子搶銅錢,歡聲笑語不斷。

 這修房的進度是喜人的,木匠掌墨師傅沒過多久就開始叫苦了。

 他的木窗框和門框需要提前準備。

 尤其是木窗框,需要直接在夯牆時就埋進土中,等到牆體幹後再打洞摳出來,這樣窗框才能跟牆融為一體。

 平時修房,本來是主家一邊打著牆,木匠師傅一邊做門窗,進度條配合得剛剛好。

 可現在這修房速度,哪怕見多識廣的木匠師傅也沒有見過。

 這不是在修房,是直接從地上拔房子。

 即便他提前準備了幾套窗框門框,也根本就不夠用。

 這邊還在趕木工,就又到架樑立柱的時候。

 掌墨師傅不得已,只能再找幾個徒弟過來幫忙。

 木工活上場,土工就下場,留下幾個人手幫忙放檁子格子,築牆的隊伍立即就轉下家。

 下家是田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