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8 章 捉蟲

這種蟲的幼蟲喜嫩、喜甜、喜溼、喜暗光。



所以玉米上幼嫩的葉芯、新葉、花絲、雌雄穗、苞葉內甜嫩籽粒、莖稈內部的甜嫩汁液、果穗髓芯等部位都是它的最愛,一到晚上就開始瘋狂啃咬莊稼。



天一亮,不等太陽出來,又會躲進苞米如同大喇叭一樣的葉片心,圈成一團睡大覺。



或者直接順著苞米杆爬下來,鑽進苞米根部的土塊下。



蟲子灰黑的顏色跟泥土混在一起,讓人找不到蹤跡。



為了殺死這種害蟲,打農藥,撒草木灰,農人需要使用各種手段。



這種蟲子也是最狡猾的,一種藥多用幾次就產生耐藥性。



所以,最快捷有效的方法,也是最笨的辦法。



那還是利用天快亮,蟲子還在葉片上啃食時,直接上手捏死,或者抓下來餵雞。



對土地的主人來說,隔著葉片,將一釐米長,圓滾滾的肉蟲捏死很有成就感!



於是,每天晚上都能看見地裡火光閃爍,那是家家戶戶打著火把,用長長的竹鉗子抓蟲,跟這小小蟲子搶食。



抓蟲也需要技巧,心細手穩。



因為蟲子一受涼就裝死,瞬間滾落在葉縫裡或者地上的泥塊間,讓人無法看見它。



在山上,江枝也在抓蟲。



坡地裡除去小部分苞米,大面積都是棉花。



棉鈴蟲也是一害。



它們跟苞米的鑽心蟲是同類,只是棉花沒有大喇叭嫩芯,它們是直接啃食棉花嫩葉和棉桃。



被啃過的棉桃就不再發育,減產在所難免。



小滿爺每天都要在進地打理棉花岔枝時,順帶捏蟲,噼噼啪啪捏得爆響。



可是,大部分蟲子在人還沒有靠近時就掉在地面藏起來。



最後,小滿爺用揹簍子把家裡的小雞帶去地裡。



幾天後,小雞崽就習慣跟人在一起。



當棉葉上受驚的蟲子使用老辦法,想用“滾地碰瓷”來逃生時,就正好落入下方雞嘴。



蟲子是一代一代不停生卵,光捉蟲效果也不明顯。



這裡沒有化學藥劑,只能用辣椒水,用桉樹葉泡水來殺蟲。



江枝砍來馬桑樹,利用馬桑根莖葉中的毒素來殺蟲。



直接殺是殺不死的,但能讓蟲子避食,來控制蠶食的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