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朱標:朱元璋頭號黑粉 作品

第二十八章.如何安置功勳武將


  “老大,天德可是從小跟咱一起長大的。”

  “當年他還.....”

  明白老朱是以為自己打算賜死徐達。

  朱標連忙搖頭解釋道:

  “並非如此,爹,我剛剛說不用賞賜北伐將帥,是因為他們此戰過大於功。”

  “如果兒臣預料不錯,此次北伐多是以失敗告終。”

  被朱標這麼一說。

  老朱疑惑之下,重新拿起桌上的軍報仔細看了起來。

  可他將幾日來的戰報又重新翻看了一遍後,依舊找不出半點戰敗的徵兆。

  唯一不太穩妥的,便是大軍深入大漠,糧餉運輸是個問題。

  可老朱也是深知徐達用兵的習慣。

  每次征戰,徐達最起碼要帶上數月的糧草才會興兵動身。

  “老大,這話可不能亂說。”

  “兒臣沒有亂說。”

  朱標上前,指著地圖上捕魚兒海的位置說道:

  “先前徐叔大軍駐紮的圖拉河,距離藍玉被圍困的捕魚兒海有近三百里的路程。”

  “而方才軍報上也說了,徐叔一日之內,先是攻破了圖拉河的元兵,然後於午夜時分趕到捕魚兒海,同藍玉前後夾擊,再次攻克捕魚兒海的元兵。”

  “因此兒臣可以斷言,此次徐叔在意的是兵貴神速,所以大軍絕不會攜帶過多的糧草、輜重。”

  “然而捕魚兒海距離北平多達五百里,這五百里的距離,元兵可以在任何地方設下伏兵,攔截糧草。”

  朱標的話雖然誇張了些,但也有幾分道理。

  因為北平以北的草原等地並不適合種植作物,就算勉強建設城池,也無法設立軍屯,更沒辦法遷徙百姓,耕田自足。

  因此。

  無論是如今的大明,還是先前任何一個王朝。

  對待北方草原部族,唯一的辦法就是一次又一次的掃蕩。

  也是因為沒有城池的保護,北元到捕魚兒海的這五百里路程中,元兵很容易穿插到任何地方,也可以在任何明軍守備鬆懈的地方設置伏兵,劫掠糧草。

  “父皇,一旦糧道受阻,大軍軍心必亂。”

  “而徐叔領兵多年,自然也能看出其中端倪,所以兒臣斷言,大軍定不可能在捕魚兒海久居。”

  “加上北伐軍中唯一一個可能貪功冒進的統帥藍玉,也被兒臣召回。”

  “其他統帥,無論是徐叔,還是表哥李文忠,宋國公馮勝,他們都不是輕敵冒進之人。”

  “所以!”

  “如果兒臣預料不錯的話,等兒臣召回藍玉的消息傳到北伐大軍後,徐叔定然會放棄捕魚兒海,率領大軍折返北平。”

  嘶~

  被朱標這麼一說,老朱不由倒吸一口涼氣。

  朱標卓越的軍事眼光自然讓他震驚。

  可更讓老朱震撼的,是朱標下令召回藍玉時,胡惟庸還沒有把最新的戰報送來。

  如此說來。

  朱標甚至一早便洞悉千里之外的戰局。

  運籌帷幄,決勝千里。

  老朱捫心自問,哪怕是他也做不到朱標這種程度。

  也正是發現朱標有一等將帥的軍事眼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