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喜神 作品

第536章 慘綠少年


                 申時左右,夏日西斜,陽光已經沒有那麼強烈,地面雖餘熱未消,卻擋不住那些在家中避暑憋了一天的人。

  公子和小娘子忍不住走出家門,吹一吹河風,看一看夕陽。

  夏天總是給人一種漫長而又短暫的感覺,漫長的無聊,漫長的呆在家中忍受酷熱。

  短暫的外出時光,短暫到總是難以留下什麼動人的記憶。

  為每日生計的普通人家也在這個傾巢而出。

  剛剛從菜園子摘了菜匆匆集市趕的婦人。

  拖著一車木柴的樵夫。

  打到獵物往各大酒樓送去的獵夫。

  賣魚的,賣肉的,織布的……

  囊括衣食住行,各行各業。

  青樓、酒樓也忙前忙後,準備接待客人。

  原本在烈日下,悄無人跡的街道上,突然就熱鬧起來。

  謝傅在小英的帶領下,也成為熱鬧街道的一員,耳畔傳來絡繹不絕的喧譁聲。

  在這一刻,謝傅心中湧出因為失明而再也看不到人間景象的遺憾。

  尤記得那夏花盛放,憑流回瞰,有若錦繡,歡情自接的夏日情景。

  尤記得他在河中沐浴享受清涼的感覺。

  永遠的失去讓心中遺憾一下子變成黯然。

  他終於是人,對於失明哪有什麼毫不在乎,只不過沒有表現出來罷了。

  久而久之就成了一種看上去淡然的習慣。

  清涼的河風吹過秦淮河兩岸屋簷樓閣鑽隙而來。

  謝傅心中的黯然來得突然,去得也快,不由想起一詩:蒼蒼竹林寺,杳杳鐘聲晚。荷笠帶夕陽,青山獨歸遠。

  或許這會可以這麼一改:盈盈秦淮水,脈脈荷花情。摺扇帶清風,夕陽入人行。

  不多時就來到梨園。

  小英早就打聽好了,角度深的橫笛交流會就在梨園舉行。

  梨園是看戲聽曲的地方,也是達官貴人平時聚會娛樂交際的地方。

  前臨秦淮大街,後貼秦淮河,園內佔地幾十畝,極為寬闊。

  聽說這梨園的主人是前任刺史趙家。

  這梨園算是半公半私之地。

  公是面對大眾,人人都可以進去。

  私是門檻極高,似獨為招呼大富大貴之人。

  進入梨園就是進入上流圈子的縮寫,而身份就是通行證。

  你看一個鄙夫捧著一堆銀子而來,看人家讓你進不進去。

  此時,四層樓高的梨園門口已經人山人海,多是些平時好熱鬧的年輕公子。

  他們聞風而動,當然是來參加橫笛交流會。

  笛聲天天都可以聽,角度深已經七老八十也沒有什麼好看的,這笛藝再高深也未必那麼吸引人。

  主要是這橫笛交流會就像一場熱鬧慶典,把平時藏頭遮面,難得一見的貴夫人和小姐們都給勾出來。

  沒有女人的地方,還不如一幫大老爺們蹲在地上彈石子,雅只不過是掩飾,俗才是本相。

  表面越雅的東西,內中越是勾結連連。

  他們為豔遇而來。

  豔遇需要找對地點,豔遇也需要主動追求。

  你到田園去尋找豔遇,遇到的只能是粗衣陋裙的農婦。

  就算沒有豔遇,看看美麗的夫人小姐,也是夏日裡的心情愉悅啊。

  不過,夫人小姐不是那麼好遇,甚至夫人小姐也不是那麼容易看見。

  今日這梨園卻是被包場了,只私不公,憑邀請函進入,銀子不好使。

  有身份地位自然有銀子,有銀子卻未必有身份地位。

  大部分人都被擋在外面,白粉敷面,盛裝而來公子郎君們這會基本都滿頭大汗,頗為狼狽。

  越是有門檻,越是有差別對待,越容易引起人的虛榮心,虛榮心一起,自然要爭一爭。

  攜友而來的,卻連大門都進不去,面子自然掛不去。

  於是,走關係,暗中塞銀子,各展手段。

  小英見眼前人山人海,哇的一聲:“好多慘綠少年啊。”

  謝傅一笑:“小英,你譏諷公子我呢。”

  雖然看不見,光聽聲音,謝傅也知道很熱鬧,金陵這地方,公子們的品味都這麼高雅啊?

  他還以為這玩意沒有多少人喜歡,笛聲哪比得起青樓小娘子的歌喉啊,老頭子哪有小娘子的白肌面容看得順心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