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易言語 作品

第八十一章 慣用套路

 正月二十五,依照節氣而言,己然是初春時節。

 春風沐浴之下的臨安大內皇城,早己春枝料峭,暖意融融。

 皇城裡的柳樹開始長出新芽,嫩綠色的葉子在微風中搖曳生姿。

 花壇裡的花朵也綻放出絢麗多彩的花朵,散發出陣陣芳香。

 宮中的湖泊裡,春水己經融化,碧波盪漾。

 微風拂過,楊柳輕輕搖曳,宛如一個個婀娜多姿的少女。

 初春的皇城,處處瀰漫著生機勃勃的氣息。

 此時的臨安大內皇城,是一幅美麗而溫暖的畫卷。

 在這畫卷中,人們感受到了春天的喜悅,也感受到了生命的力量。

 清晨的垂拱殿,大小官員早己依照品階和職位候列在大殿之內。

 大宋並非每日都有早朝。

 真正上朝的週期是五天一次,一般在每月的初五、十五和二十五的早上舉行,這叫“常朝”。

 常朝的意思便是是按照常例舉行的朝會。

 舉行常朝的時候,並非文武百官全都要參加,只有五品以上並且身在臨安行在的高官才有資格。

 大宋的朝會慣例,並非所有的官員都要參與朝會。

 而是根據不同的官職和品階,以及負責不同的類別來參與朝會。

 一般而言會有升朝官、常參官、六參官和朔參官。

 大宋的朝制是以文臣自通首郎到開府儀同三司,武臣自修武郎到太尉,為升朝官。

 以侍從官以上官員每天赴垂拱殿朝見,稱為“常參官”,也就是每日都要參與朝會的官員。

 朝廷各司的朝官,每五天一次赴紫辰殿朝見,稱為“六參官”,依照每個月六次的朝見的慣例。

 最後一種便是是每逢朔(初一)、望(十五)赴紫辰殿朝見,稱為“朔參官”,這類便是一月兩次朝見的官員。

 依照歷朝歷代的朝會慣例,應當是每日都要舉行早朝。

 大宋早朝的時間一般都是寅時,也就是後世的凌晨三點到五點。

 在這清晨的依稀的晨光之中,大臣們提著燈籠,魚貫而入地走向皇宮。

 燈籠的光芒在晨光中搖曳,彷彿是大臣們心中的希望之火,照亮了他們前行的道路。

 排班的文武百僚們穿著華麗而莊重的朝服,面容嚴肅而端莊。

 清晨的風還帶著些許涼意,吹拂著文武百官們的臉龐。

 他們的呼吸在寒冷的空氣中化作白色的霧氣,彷彿是心中的憂慮和思緒的外化。

 眾人默默地等候在那裡,等待著皇宮的大門打開,等待著早朝的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