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易言語 作品

第七十三章 公報私仇

 垂拱殿

 這座官家平日處理政務、召見眾臣的宮殿,高聳而莊嚴。

 矗立在臨安大內的福寧殿南,是趙構“內朝”日常接見群臣商討國家大事的地方。

 陽光灑在宮殿的瓦片上,閃耀著金色的光芒,彷彿在訴說著這座宮殿的輝煌歷史。

 殿內的柱子上刻著蟠龍圖案,象徵著官家的權威和尊貴。

 趙構此時眉頭緊鎖,似乎在苦苦的思索著什麼。

 他的案臺之上擺著三份奏疏,一份是秦檜提議死黨万俟卨出任參知政事,一份是樞密院報請攻打蔡州,一份是趙瑗關於如何解決大宋戰馬稀缺的馬政策略。

 對於趙構而言,前面兩份都沒有那麼的輕鬆。

 秦檜的提議是完全朝著把持朝綱的節奏去的,一旦讓秦黨的万俟卨再出任參知政事,那麼整個朝堂則很難逃出秦檜的掌控。

 參知政事與宰相合稱為宰執,可以說在朝堂之中地位僅次於宰相。

 對於許多重要的朝政有些決策和建議之權,可謂是權柄極大的職位。

 並且秦黨之中王次翁己經是參知政事,如果万俟卨再出任,並且加上右相的空缺,如此一來那麼秦檜更為輕鬆掌控朝堂。

 這是趙構極為不願意看到的,可眼下對於他而言卻又面臨著以武議和的壓力。

 一旦戰事不順利,甚至在正面難以對抗金人,那麼勢必會重回屈己議和的老路。

 那樣的話,秦檜自然是不二的人選。

 趙構內心對於怎麼議和其實非常糾結,按照秦檜規劃的策略,雖然沒有什麼臉面但是至少安全。

 如若按照主戰的以武議和的話,風險雖然比較大,但是收益也會很大,並且一旦戰事順利則可保大宋很長一段時間沒有憂慮。

 他非常明白秦檜眼下在朝堂的分量,經過幾年的經營,可以說整個大宋朝堂上下大多都被秦黨把控著。

 如若不是趙瑗死命保下岳飛,打破了這樣的局面,真的與金國議和之後那便是權傾朝野的存在。

 “稟官家,皇城司使錢愐在殿外候著求見!”

 內侍張去為的一聲話打破了趙構的沉思,讓他不得不迅速回到現實之中。

 “宣!”

 只見錢愐頭戴平巾幘,身穿暗紅盤領窄袖袍衫,腰束革帶,下穿大口寬褲,足著軟皮靴,腰飾魚袋,全然一副武官的打扮。

 “臣錢愐見過官家!”

 “錢卿免禮,今日召汝過來乃是這幾件事情。”

 趙構說完用手指在幾份奏疏上敲了敲,張去為心領神會的拿著遞給錢愐。

 按道理來說,如此重要的機密不會輕易洩露給旁人,也由此可見趙構對於錢愐的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