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易言語 作品

第七十一章 自圓其說

 鳴琴居的大堂之中,史浩細細的打量著這座頗為幽靜風雅的郡王府邸,心中卻是頗為忐忑。

 站立在這氣派的院落之中,此時的他已然不會懷疑這是一場鬧劇。

 在他看來,因為自己壓根就沒有任何被人玩鬧的本錢和價值。

 當趙瑗看到史浩之時,不由得眼前一亮。

 心中驚歎史浩雖然衣著簡樸,並且有些不修邊幅,可渾身都散發著一股儒士之風。

 “明州史若訥見過普安郡王殿下!”聲音極其洪亮,雖然難掩一絲不安,卻也是擲地有聲。

 “免禮,史教授舟車勞頓,有勞!”

 趙瑗緩緩的走到史浩面前,客氣的說道。

 這樣近的距離,也讓趙瑗能夠細細打量起對方來。

 雖然對方不過年近四十,雖說是男人最好的年紀卻是一臉的滄桑,說明已然有過生活的磨礪和歲月的雕刻。

 只是濃眉大眼,眉宇之間倒是有著不同於常人的剛毅和果敢。

 看到史浩的面相,趙瑗不由得在內心有些感嘆。

 在他見過的文臣之中,不乏高談闊論者,他們喜歡附庸風雅,顯示自己的學識和修養。

 可像史浩這樣,骨子裡有著如此剛毅的人卻極為少見。

 他的目光堅定,眼神中透著一股不屈不撓,彷彿無論面對怎樣的壓力和困難,他都能堅守自己的信念,永不退縮。

 儘管史浩沒有經歷過政事,但從他的見禮和談吐之間,卻能揭示出他深諳朝堂之道。

 他的一言一行都顯得格外得體,既不失文人的儒雅,又不乏臣子的莊重。

 趙瑗心想,這樣的人才能為自己所用,必將成為大宋朝的中流砥柱。

 只可惜,如今朝廷內憂外患,奸臣當道,像史浩這樣的忠臣良將卻難以得到重用。

 想到這裡,趙瑗不禁感到一陣惋惜。

 史浩開口並沒有稱呼自己為臣,因為名不正言不順。

 也沒有稱呼自己為學生,因為沒有取得過任何的功名。

 而是自稱明州史若訥,隱隱約約的表明自己雖然身無功名,卻也算得上當地的名士。

 “史教授這若訥之名吾倒是頗為喜歡,君子若訥,敏於事而訥於言!”

 趙瑗聽到史浩直接自稱為若訥,心中便不免咯噔一下。

 自己當初派人去尋史浩,卻沒想到史浩這個名字乃是後面才改的,當時還並沒有稱呼史浩之名。

 趙瑗於是也只能將錯就錯,乾脆當著眾人的面把史浩的這個心結給打開。

 “殿下所言正是如此,只是……”史浩有些疑惑的說道。

 “只是為何吾要稱呼史教授為史浩是吧!”

 趙瑗沒等史浩講完,便連忙插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