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易言語 作品

第五十九章 談何容易!

 反觀大宋,與北方遊牧的連年征戰,大多處於弱勢的存在。

 而大宋連年征戰的困頓,很大程度上也是源於沒有裝備一支真正意義上的重裝鐵騎。

 面對北方的強敵,大宋只能節節敗退,以至於中原大地被金人佔領,中原的漢民被金人屠殺。

 靖康之變,金軍能夠憑藉著區區數萬兵馬,便在中原橫行無忌,肆無忌憚。

 為何?

 這一切,都是因為大宋沒有一支真正意義上的重裝鐵騎。

 無論是在對抗西夏的鐵鷂子,還是遼國的鐵林軍,又或者是金軍的鐵浮屠,都處於下風。

 只不過大宋善於以步軍對抗騎兵,用戰法來剋制。

 但防禦或許能夠奏效,真正到了一馬平川的北境,沒有一支重裝鐵騎根本無法完全對抗。

 “殿下能有如此想法,臣等真覺得乃是太大的福分。”

 王順被趙瑗的這些想法撩撥得激動不已,此時顧不得君臣之禮,插嘴說出自己的想法,從而表達出自己激動的心情。

 “正是正是,若殿下能夠再打造出一支背嵬軍出來,且人數足夠的話,則將來大宋便是所向披靡。”

 一旁的嶽霖也早已按捺不住,跟著王順的節奏對著趙瑗說道。

 對於他而言,熟知岳家軍背嵬軍的實力,自然也就能夠認同重裝騎兵在大戰之中的威力之所在。

 當年岳雲能夠率領數百背嵬軍殺入金軍陣中,以一己之力抗衡數萬金軍還不落下風,由此可見這重裝騎兵的實力之所在。

 “吾正是這個想法,並且兩位的父帥皆與此大有淵源。”

 趙瑗一邊說著一邊將目光掃向了韓彥直。

 背嵬軍雖然是在岳飛手中發揚光大,可提出這個想法並且初創者卻是韓世忠。

 正是因為韓世忠和岳飛對於鐵騎的訓練和戰法都頗有心得,才更加堅定了趙瑗把這百餘侍衛訓練成為鐵騎的決心。

 更何況王順早就有騎兵行軍作戰的經驗,其父王德同樣是大宋的一員虎將。

 對於趙瑗而言,自己手上有這樣的本錢,不做這樣的事情實在是有些暴殄天物。

 “吾想了一下,侍衛兵馬便稱為玄甲營。依照當年大唐玄甲鐵騎之設置,王順為營指揮使,韓彥直與嶽霖為左右兩隊隊將。”

 趙瑗將自己心中的謀劃全盤托出的告知眾人,也算是終於將積壓在心中多時的想法說了出來。

 雖然此時兵馬不過區區百人,但是訓練得當在這臨安城內定然不容小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