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易言語 作品

第四十八章 後繼有人

 皇子出閣實際上是一種皇家禮儀制度。

 皇子自幼被養育在宮廷之中,成年後從宮中遷出自立府邸,稱之為出閣。

 大宋當初為了方便對皇子的管理,於是建立了一套相應的賜名、冠禮與出閣制度。

 這套制度貫穿整個皇子出閣之前,每一項都是皇子身份的確認和昇華。

 一般而言,大宋皇子誕生時,官家都會舉行隆重的慶祝典禮,並賜予臣下"浴兒包子",獎賞孕育皇子的妃嬪。

 皇子誕生後,官家還要遣官告於太廟、天地、社稷、諸陵,以告慰祖宗:大宋天下,後繼有人。

 自太祖趙匡胤建立大宋以後,歷代大宋皇帝都很重視家族的昭穆順序。

 太祖更是規定了排行字,以便子孫後代區別昭穆,同時還十分注意避諱皇帝或皇太子的名諱。

 宋真宗時期開始給皇子賜單名,此後,宋代皇子均以單字為名,且基本都以同一偏旁的字為皇子賜名。

 趙瑗和趙璩都是單字為名,並且都是以王字旁為字,便是遵循著慣有的傳統和禮儀。

 相比於賜名而言,冠禮便沒有那麼的重要。

 但出閣對於皇子而言,則是比賜名還有著更為重要的意義。

 因為出閣后皇子便具備了出就外第、開府置屬和出班外廷三種權利。

 出就外第是對皇子的一種限制管理,但是往往因各種原因已出閣的皇子會推遲搬出禁宮的時間。

 開府置屬和出班外廷是皇子參政議政權利的體現。

 只不過由於皇子出閣年齡不過才十六歲,開府置屬雖給皇子配置了官屬,但官屬的更多的是教育訓導,而非輔佐職能。

 出班外廷則只不過是名義上有了參政議政的權力,而非真正意義上的參政議政。

 紫宸殿!

 這座原本是官家祝壽之殿,此刻卻充滿了喜慶的氛圍。

 殿內張燈結綵,聲樂悠揚,人人面帶微笑,處處瀰漫著喜悅的氣息。

 趙構端坐在殿正中央的龍椅之上,面無表情的看著即將發生的這一切。

 對於皇子之事,他的心情總是糾結和複雜多變。

 秦檜和韓世忠等人領著文武百官,心懷心思的站立在殿內。

 今天這裡將舉行一場特殊的儀式——趙瑗的出閣禮。

 趙瑗的出閣禮如此隆重,足以見得算得上官家十分疼愛的皇子。

 他身著華麗的皇子裝扮,英俊瀟灑,氣勢磅礴。

 一言一行之中都散發出王者之氣,讓人殿內臣子們無法忽視他的存在。

 殿堂之中,他宛如星辰般璀璨耀眼,吸引著眾人的目光。

 此時的趙瑗,心情格外激動。

 他深知這次出閣禮對他來說意義重大,這不僅是自己的一個重要轉折點,更是他向世人展示自己的絕佳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