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易言語 作品

第四十三章 肺腑之言

 勤政殿中,趙構坐在案几前,手中的毛筆不停的在書寫著。

 張去為一路小路進去,對著趙構諂媚的說道:“啟稟官家,建國公到了!”

 “宣!”

 趙構並沒有因此放下手中的毛筆,而是繼續書寫著。

 說這個話的時候,臉上並無半點表情,讓人不知到底是喜還是怒。

 對於兩個皇養子,趙構的內心其實是極度矛盾和複雜的。

 他不得已精挑細選出來的接班人,是為了保住自己的皇位,同時也是為了大宋的未來。

 他曾經如同兒子一般悉心教養這兩個孩子,給予他們最好的條件,希望有朝一日有人脫穎而出能夠成為出色的皇帝。

 繼承列祖列宗的遺志,繼續為大宋的繁榮而努力。

 然而,當他想到自己辛辛苦苦得來的皇位,將要拱手讓給沒有任何血緣關係的人時,心中又委實很不甘心。

 曾經為了這個皇位,自己付出了太多的努力和犧牲,經歷了無數的風風雨雨,才能夠坐在這個位置上。

 而將來,卻要將這個皇位讓給別人,這讓他感到非常無奈和失落。

 旁人或許能夠理解他的無奈,但卻無法體會他內心的複雜情感。

 他心中有著太多的掙扎和矛盾,無法在兩者之間做出選擇。

 他既希望自己的皇養子能夠成為出色的皇帝,繼續為大宋的繁榮而努力,又不希望將自己辛辛苦苦得來的皇位拱手讓給別人。

 這樣的無奈,或許只有他自己才能夠真正體會到其中的滋味。

 趙瑗在張去為的指引之下緩緩的走到殿中,眼神犀利而異常堅定。

 “兒臣見過官家!”

 趙瑗此時臉上表情雖然略顯嚴肅,卻流露出一種內在的平和與寧靜。

 這份從容不迫的氣質,讓他在這個時候都顯得沉穩幹練。

 “可知今日召見是為何事?”

 趙構淡淡的說著,依舊沒有停下手中的筆,還是一刻不停的在書寫著。

 對於趙瑗的到來,並沒有顯得那麼親熱,也沒有顯得那麼冷漠。

 或許趙瑗覺得,這便是皇帝該拿捏的尺度。

 讓人覺得不那麼熱情洋溢,也不會讓人感覺冷若冰霜。

 “兒臣不知,但凡官家召見必有其緣由,做臣子的只須遵照便是。”

 既然官家在自己面前擺出一副皇帝的態度,那麼自己也就做出一副臣子該有的架勢。

 趙瑗明白,在宮中也好,朝堂也罷,需要演技的同時還要有多副面孔。

 能夠隨時適應不同環境和場景的面孔,從而將自己偽裝得讓人無法探知內心。

 “汝請求出閣之事,朕準了。可有何話要說?”

 官家的這個話一出,趙瑗心中遲疑了一下,自己該怎麼說接下來的話。

 按照後世的模板,首先應該要感謝這個感謝那,然後說一大堆自己聽著都想吐的話來感恩戴德。

 一想到這裡,他覺得自己還是要發揮演員本色,不然很難達到目的。

 “依兒臣內心而言,極為不捨。官家與娘娘撫育兒臣十載,含辛茹苦,諄諄教誨,銘記於心,永世難忘。然兒臣先是臣再是兒,既然是臣便要謹記為臣之道,出閣便是謹守臣子本分。”

 趙瑗這話一出,讓趙構正在飛快書寫的毛筆停頓了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