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易言語 作品

第三十一章 樂見其成

 大宗正趙士?一聽,頓時低頭思索起來。

 此時是新年又是朝堂之上,所涉及的題目必須要對應才好,但又不能過於牽涉忌諱的話題。

 他明白這個所謂的策問,不過是官家趁機當著百官的面一同考核皇子而已。

 畢竟皇子的年齡不大,涉世不深,自然不會出太深的題目。

 一想到這裡,他拱了拱手對著趙構說道:“啟稟官家,不如以“何為治軍強兵之道”為題,以應對當下以武促和之國策。”

 趙士?的這個話一出,讓秦黨和趙璩頓時有些傻眼。

 讓一個小小年紀的少年郎去大談軍務之事,確實有些難為他們。

 然而這正是趙士?的一番心機,他覺得這個題目趙瑗必定能夠很好的作答,也算是暗中幫上一把。

 “稟官家,此策問題目過於牽強,皇子們從未上陣,哪裡知曉治軍強兵之道?”

 秦檜終於按捺不住,親自跳出來反駁。

 他明白一旦讓兩位皇子來比拼這個題目,趙璩無疑會大敗而歸。

 要是當著一眾皇室宗親和文武百官連輸兩陣,那麼趙璩的聲望註定會大打折扣。

 這一點,顯然是秦檜和他身後的秦黨不願意看到的。

 眼下他與吳貴妃已經達成了某種默契,註定是要扶持趙璩上位,因此任何有損趙璩威望的事情他都要通通扼殺掉。

 他明白趙璩在這深宮之中養尊處優,習慣了宮廷的安逸生活,哪裡知道戰場的殘酷和危險,對於軍務之事恐怕也是一無所知。

 從未經歷過戰火的洗禮,從未見過士兵的鮮血和屍體,從未感受過戰爭的恐怖和壓力。

 在他看來趙璩不過一個紙上談兵的書生,哪裡懂得行軍打仗的謀略和技巧。

 讓從未上過戰場的皇子去回答如何治軍強兵的問題,這無異於讓一個廚子去回答如何造車的問題。

 他們或許能夠從書本上學到一些理論,但這些知識在實際操作中未必有用。

 在戰場上,需要的是經驗和直覺,需要的是勇氣和智慧,需要的是能夠隨機應變、做出正確決策的將領。

 而這些,趙璩顯然都沒有。

 秦檜深知,趙瑗身後站著的是主戰派,從小的耳濡目染已然讓這建國公對於軍務頗有認識。

 這樣的策問題目對於趙瑗是如魚得水,而對於趙璩則難以回答。

 “太祖和太宗皇帝都曾有云,皇子應文武兼修,方能文治武功。故臣以為,此題既因以武促和之國策,亦能測驗皇子之軍務造詣。”

 韓世忠見秦檜出來阻止,也趕緊出來回應道。

 他明白大宗正的意圖,並且兩人已然有了某種默契。

 既然趙瑗已經贏得頭彩,那麼便繼續贏下去,逐步來建立在整個朝臣和宗室之中的聲望。

 “無妨無妨,今日百無禁忌。朕也聽煩了那些文策,這個武策倒是有些新意,可取可取!”

 或許是新年的緣故,趙構一改往日的陰冷和多疑,面帶著笑容和氣的說著。

 這樣的態度對於殿堂之下的秦檜和韓世忠倆人則是一憂一喜。

 “既然官家已經有旨意,煩請兩位國公就按此題策論一番,不知哪位先來?”

 趙士?意味深長的望著兩位皇子,趙瑗的功力他是見識過的,自然無須擔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