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易言語 作品

第二十七章 共同進退

 趙瑗的這一連串的話,聽得岳飛後背直髮涼。

 他不是不知道自己的問題之所在,卻從來沒有人如此透徹如此推心置腹的來開導自己。

 並且趙瑗的這席話都是句句屬實,雖然有些官家和朝廷的多疑造成的,有些是奸人誣告陷害造成的,但卻已然成為既定事實。

 這些都是岳飛過往揮之不去的事實,也是能夠為奸人所利用的事實。

 他一心為國,卻被朝廷猜忌,被奸臣陷害。

 他的忠誠和勇氣,成為了別人手中的把柄,被用來攻擊他的人品和聲譽。

 他的軍事才能,被人懷疑是擁兵自重,意圖謀反。

 他的功績和成就,被人遺忘和抹殺,只留下了朝廷認定的所謂罪臣。

 “國公爺字字珠璣,臣定當銘記在心。”

 岳飛再次起身對著趙瑗拱手行禮,以示自己對剛才那番話的認同。

 趙瑗懇切的言辭讓岳飛並沒有感覺到教訓的口氣,而是一言一語之中都充滿著濃濃的關切之情。

 這份關切之情讓岳飛內心深深的感激趙瑗,自己在危難時刻能夠不惜搏命般的挺身而出,現在又能說出這樣一番逆耳忠言。

 趙瑗連忙起身回禮道:“眼下不宜與秦黨撕破臉皮,更好的保護自己就是為了更好的將來。”

 這話一出,讓韓世忠和岳飛兩人心頭一驚。

 國公爺的這個話,頗為有些主戰派領袖的風采。

 根本不像是在和兩位統兵之帥論道,反而像是在佈置重大任務一般。

 隨即兩人對視一望,心中緊接著又是一陣喜悅,看來這主戰派恐怕是有主心骨了。

 以往的朝廷主戰勢力,張浚和趙鼎入相之時,雖然有力主北伐的願意,然而主張卻並不明確。

 自從張浚下野之後,秦檜和趙鼎便成為平衡朝堂的左右丞相。

 趙鼎雖然不算主戰派,但從內心和實際都更傾向於主戰一方。

 然而隨著趙鼎的下野,主戰派便再無能領軍人物。

 韓世忠和岳飛等一大幫武將,他們心急如焚,空有北伐之志,卻被大宋重文抑武之策所束縛。

 他們眼睜睜地看著北方的金人肆虐,卻因朝廷的猜忌和牽制而無法施展拳腳。

 這些武將們心懷赤誠,一心為國,他們渴望用自己的武力和智慧,為大宋拼出一個光明的未來。

 然而,朝堂之中卻不乏沉迷於安樂和享樂的聲音,對武將們的雄心壯志視而不見。

 更何況大宋朝廷更傾向於任用文官,認為文能治國,武能安邦。

 武將們的功績和威望,在他們眼中不過是一種威脅,一種需要被遏制的力量。

 武將們根本沒有任何的權限,只能是遵循和依照朝廷策略行事。

 朝廷制定議和之策,那麼武將也就只能眼睜睜的被罷免兵權,從而在一旁乾著急。

 “嶽帥,本相以為國公爺之言可謂切中要害,雖然汝逃過一劫,然難免秦黨仍會繼續加害。還需小心謹慎應對才是。”

 自從岳飛被陷害進了大理寺,韓世忠也是整日提心吊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