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4章

 潘越和陸偉,是文通天座下的兩名文經流派的名士。

 兩人都以高產文章而出名,所以時人又稱之為“潘江”和“陸海”。

 潘陸兩人,被朱蕭索引用到這千古奇文中。表面上十分憤怒,似乎堅定站在文通天一邊,不屑與朱蕭索為伍,但是心裡高興得快要跳起來。

 以此二人收尾,恰好也點到了文通天。

 事實證明,朱蕭索最後才獻上賀壽的文章,不是寫不出來,而是給大家面子。《滕王閣序》如果先亮出來了,直接殺死比賽,那還搞個雞毛的文會?

 在座之人,無不心中感激於朱蕭索的體面。

 “沒想到小小年紀,胸有寰宇,能寫出這種驚為天人的文章!還好他沒有選擇先說,要不,我們恐怕也只敢恭賀一聲‘聖上無疆’了。”

 “誰說不是呢!我那孫子四十多歲,比朱詞宗還要年長些許, 也沒他這麼懂事。不得不說,年紀輕輕,就能有如此成就,真是讓人羨慕啊。”

 一篇神文問世,在場也無人敢再說朱蕭索的不好。或者,也沒人願意去說朱蕭索的不好。

 光芒萬丈之人,可能你會在背地裡詆譭,卻絕對不敢當著他的面雞蛋裡挑骨頭。

 “此文一出,天下文章黯然失色。我感覺,朱詞宗此後,恐怕也要獲封‘朱宗’了。”

 “朱宗可能有些不妥,因為天下文宗仍是文聖。朱詞宗雖然一詞一文盡是絕世佳作,數量上卻少了點。文聖的詩文,那可多達百首。”

 “沒錯。不可厚此而薄彼。朱蕭索的高度,確實能和文聖比肩。但是廣度,還有待錘鍊。這兩篇詞文,足以讓朱蕭索穩坐文聖之下第一人的稱號,甚至隱隱有並肩的意味。但你要說超過,未免有些操之過急了。”

 “對了,文聖還沒有獻上賀詞呢。你焉知文聖不會獻出更厲害的詩文?”

 所有人又一齊看向文通天,心中按捺不住,想要一飽眼福。

 但朱蕭索這邊還有些收尾工作。剛剛寫出一篇神文,別人自然不會催促和怠慢他。

 朱蕭索想了想,終究沒有把《滕王閣序詩》加上。

 因為尾聯的那句“閣中帝子今何在,檻外長江空自流”,毫無疑問是當著程前鵬的面指著鼻子罵。

 簡直是嫌活膩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