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3章

 在三十三層,是《文通天六歲戲作》:

 “鵝,鵝,鵝,曲項向天歌。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

 駱賓王七歲時的作品,也被他拿來充門面,還改成了自己六歲所作。

 對於文通天其人,朱蕭索已經沒有任何話好說了。

 在要繼續登樓時,朱蕭索一行人被攔住了。

 “怎麼?不能走了麼?”

 文家下人道:

 “不是。中三十三層和後三十三層,是不能帶侍衛去的。如果大人們有隨從跟班,可以每人帶一人上去。”

 謫七濤回身對親衛道:

 “你們直接去一樓等我們吧。我們下來的時候,應該就是乘靈梯了。”

 朱景嶽也對城主府侍衛道:

 “你們也是。在一樓等我們就好。”

 “是。”

 等到跟隨的親衛和侍衛們離開,文家下人才放行:

 “感謝大人們的支持和理解。”

 到了三十四層後,摘星樓的風格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再無之前那金碧輝煌的模樣。

 古樸的靈木構成的原色門窗柱樑,隨性自然的假山,潺潺的流水,投影儀的詩句旁,還有薰香。

 雖然比前三十三層的裝飾要少許多,卻更為考究,脫去了金錢的味道。

 而在這一層的人,衣著也更為低調質樸。

 實話說,第三十四層的脫胎境修士,舉手投足之間,都比第三十三層的尊古境修士更有風度。

 應該是家族底蘊不同吧。

 而第三十四層的詩句,依然是:

 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

 陳樸南問道:

 “怎麼第三十四層的詩句,和第一層的詩句,一模一樣?”

 朱景嶽解釋道:

 “此鴻儒,非彼鴻儒。白丁,非彼白丁。第一層的鴻儒指的是修士,白丁指的是凡人。而這一層,鴻儒指的是名門子弟,白丁指的是寒門修士。”

 朱蕭索問文家下人:

 “那第六十七層,是不是依然是這一句?”

 “大人高見,確實如此。”

 這種小聰明,文易和倒是用的巧妙。

 又看了中三十三層的景象後,幾人再次被攔住。

 “大人們,這裡不便通行,請乘靈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