嘯寂 作品

第四百三十四章 鳳仙

    的普通家常材料,和雪裡蕻、冬瓜、蕎頭一樣,只因花開紅豔動人,也作盆栽美化庭院之用,但因其染色的特殊功能,也就成了在宋國炙手可熱的一種美容用植物。

    “要想紅,一點紅!急性子,能發紫!大紅大紫就來此!走過路過莫錯過!上好鳳仙花籽,一栽即活,澆水能旺門庭!快來買,快來眙!”

    滿街叫賣鳳仙花的商戶,也是越來越多。

    漸漸的,這種風潮,不僅是在宋國,連周圍一圈的衛國、魯國、郯國、鄭國、陳國,甚至連稍遠的吳國,民間女子都把這種風潮給帶動了起來。

    好色之風一起,還真是剎也剎不住。

    “寧可腹中無一兩,亦要面上塗半斤!”

    當時的女子愛美瘋狂程度,遠遠超過了今人的想象:就算是一天只吃一頓飯,這臉上的美容用品開銷,是一餐也不能少的。

    “顏值就是生產力。”

    在當時,這話是真的有效———或者於今天,也有部分人,相信說“顏值即正義”,也有異曲同工之意吧!

    為了能讓自己更美,時人用盡了辦法;這就肥了“造父”的宋國分支商隊。

    本來,“造父”經商,本屬為了“救親”的臨時舉措,可是這“王丹一家人”,已經平安回到了郯國,按理說,這“造父”的商隊,也應該完成了他們的“歷史使命”,可以回去本原,該種地的種地,該當兵的當兵。

    但是,這人性趨利,讓這些“灑”得出來,卻遲遲“收”不回去的商隊和祐隊們,一個二個,都學會了“拖沓”之術:有說“生病了不能回”的;有說“宋國商制制定,商戶註銷手續繁瑣在辦當中”的;還有說“商隊中有人娶了宋國女子,婚後雙方就定居宋國不想遠嫁到郯國”的……總而言之,都不想回。

    不回也就不回吧,羊斟給他們一個條件:收集信息的職能不能少;交回贏利百分之五十的規矩不能破;另外,當有新的任務時,必須無條件執行,否則,不用宋國那邊讓他

    們“銷戶”,他這裡會親自“銷戶乾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