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袖乾坤 作品

第四百八十九章 傳送術教學

趙洵知道這個時候控制好萬刺史的情緒也是非常關鍵的。

他跟顯隆帝之間的恩怨其實是一個相互的。

顯隆帝就算是不打算追究了,但是萬一萬刺史仍然跟在後面一直追一直喊,那怕是顯隆帝也受不了。

有道是不蒸饅頭爭口氣。萬一顯隆帝意識到萬刺史仍然在對著他一通窮追勐打,那肯定不是鬧著玩的。

一旦事態升級,那可不是鬧著玩的。

就算是趙洵能夠保證萬刺史本人的安全,那他留在長安城的那些家卷也很難全部保全的了。

難啊,真的是太難了。

很多時候保持狀態真的是一件相當困難的事情,狀態下滑那就一定會出問題。

所以趙洵一定要在信中告訴萬刺史,不管怎麼樣穩住心態。

只要心態能夠穩住就沒有什麼大不了的事情。

只要心態能夠穩住他們就一定可以繼續的穩步前行。

很多時候保持心態平穩真的是太重要了。

只要能夠保證心態的平穩,那麼接下來就一定可以看到希望。

“呼那就暫且先這樣辦吧。反正我目前能夠想到的就只有這些了。如果我們能夠想到新的東西那就再繼續的往裡面加好了。”

趙洵呼出一口濁氣之後努力的使得自己的心情平復下來。

對他來說,目前的這個狀態真的可以堪稱是完美。

他沒有必要打破整個平衡。

這個狀態他無比的滿意,如果能夠一直維持下去那自然是再好不過了。

西域,安西都護府。

賈興文依然在使用法陣加強整個安西軍的戰力。

在他看來,這是讓安西軍將士們變得更強,更能抵禦慧安法師等修行者攻擊的最簡單有效快捷的方法。

這個方法能夠有效的避免他們受到致命的傷害。

雖然仍然免不了會受到一些外傷,但是至少這些外傷不會對他們致命。

這一點還是相當關鍵的。

因為如果受到的是外傷,那其實還是能夠得到醫治的。

但是如果受到的是致命傷那結果可是不堪設想的。

一旦出現了致命傷,那麼在接下來的相當長一段時間,就會遭受相當巨大的衝擊。

一旦傷口感染那也不是鬧著玩的。

而且修行者還擁有一擊必殺的實力。

他們可以瞬間將一名成年健壯男子的腦袋從脖子上擰下來。

所以如果沒有法陣加持護體,那絕對不是鬧著玩的。



賈興文覺得他從終南山浩然書院學到的這個法陣是一個最為實用的東西。

有了這個東西的加持,他短時間內再也不用懼怕因為一些其他的因素導致的狀態的下滑了。

狀態下滑其實是不可避免的事情。

但是對於一支軍隊來說這其實也是必須要面對必須要克服的一個難題。

如果能夠將這個問題克服好的話,那麼接下來整體而言他們就不用再去面對一些非常棘手的問題了。

可以說安西軍跟西域叛軍之間必有一戰。

而且這一戰的規模還不會小。

所以利用這有限的時間,賈興文一定要對安西軍再加強一些。

不是說現在的安西軍並不強大,強大這個東西從來都是比較著來的。

如果有可能的話當然是越強越好了。

目前來看,賈興文還是有可能讓安西軍變得更強的。

那麼的話何樂而不為呢。

有機會讓自己變得更強,那一定要啊。

要不然的話,整個人都有可能會因此而處於一個非常狼狽的狀態之下。

賈興文是喜歡將事情做在前面的。

將事情做在前面的好處就是可以讓一個人的狀態提升起來。讓一支軍隊的狀態提升起來。

這樣他們在面對敵人的時候就會處於自己最完美的狀態,就會處於一個上升期或者說上升階段。

這一點還是很重要的。

因為如果你能夠感覺到自己處於一個上升期或者說是上升階段的話,那麼在接下來的戰鬥中你就會擁有更多的自信,你就能夠擁有更強大的鬥志。

這一點非常的重要。

因為這樣一來,你就可以在最強大的時刻擁有最強大的衝勁。

很多時候,人都是需要有鬥志的。

賈興文也是一直這麼訓練安西軍的。

他相信安西軍不會讓他失望的。

他擁有無限可能,無限可能將安西軍變得越來越強。

他需要的只有時間。

只要給到了他時間,他沒有任何事情是辦不到的。

當然現在時間確實也有些緊張。

因為他不知道西域叛軍什麼時候會殺過來,他不知道慧安法師什麼時候會殺過來。

如果他們來的太早了太急了的話,賈興文可能會稍稍的缺一點時間。

但是問題並不是太大。因為一切都是在緊張有序的推進之中。

反正在賈興文看來,到目前為止一切都還是相當順利的。

所以完全沒必要把自己逼得太緊。

要不然的話,那可不是鬧著玩的。

隨時西域叛軍都有可能殺過來,所以他必須要讓整個安西軍處於一種鬆弛有序的狀態之中,既不能太緊也不能太鬆。

剛則易折的道理他還是非常清楚的。

所以關鍵時刻,賈興文一定要展現出一種不一樣的態度。

當他能夠展現出不一樣的態度之後,那麼他的硬實力也會在這個時候得到體現。

不管怎麼說,賈興文也必須要對的起大都護劉霖。

就算是他對不起任何人也必須要對的其大都護劉霖。

歸根到底是因為在一些細節的把握上很難做到極致。

“嘖嘖嘖”

但是賈興文必須要做到極致,因為他深知,只有將細節做到極致,才能夠表現出不一樣的東西,只有將細節做到極致,他才能夠展現出一個絕對強者應有的姿態。

江南道,寧州城。

自打萬彥送出去那份奏疏之後其實就已經做好了等死的準備。

但是讓他感到無比驚訝的是,他卻並沒有等到任何的消息,更沒有等來那些從長安而來特意逮捕他的兵丁。

所以這到底是出了什麼問題?

這些細節到底是怎麼樣一回事?

萬彥一時間確實是有些懵逼了。

就當下的環境而言,他確實不知道到底發生了什麼。

一切的一切都跟他預想之中的情況有很大的不同啊。

原本在萬彥的推斷之中,顯隆帝是無論如何也不可能忍得了的。

所以他已經將棺材準備好了。其實這一點他很早就明白了,大周的官員也都心知肚明。

那就是所有官員都可以罵皇帝,但是既然罵了皇帝那就一定要做好掉腦袋的準備。

萬彥很清楚這一點,所以在任何細節的處理上他也做到了極致。

萬彥很清楚這一切,所以他想要儘可能的將事情做好,儘可能的保證一切都處於一種可控的狀態之下。

他不希望一切都變得錯綜複雜,一切都變得不可理喻。

這並不是一件好事情,反而會變得相當的錯亂。

當一個人的情緒開始出現錯亂的時候,那確實是會在相當程度上變得非常的難受。

現在萬彥就處於這樣的一種邊緣狀態之下。

他也不知道這些到底是怎麼出現的,就是讓人覺得非常的難受。

是誰幫助了他?

這肯定是有人在暗中幫他啊。

如果沒有人幫他的話,無論如何萬彥也不會相信的。

所以這個幫助他的貴人到底是誰?

萬彥很清楚真的不能再這樣盲目的浪下去了。

就在萬彥迷惑不解的時候,他的幕僚給他帶來了一封信。

“東翁,有您的信。”

“這封信是從哪裡來的?”

“回東翁的話,這封信是從長安來的。”

一聽到這封信竟然是從長安來的,一時間萬彥的心中咯噔了一聲。

好傢伙,那就說明這件事不一般啊。

“信是從長安來的?快拿給我看看。”

不管是怎樣,信是從長安來的,那就說明這件事多半是跟他上奏天子奏疏有關。

幕僚很是恭敬的將信送到了萬彥的面前,萬彥也是毫不猶豫的將信封撕開,將信紙掏了出來。

當他看到信的一瞬間,嘴角浮起了一抹笑意。

因為這個時候萬彥弄清楚了,原來這封信不是一般人寫的,寫信的人正是書院趙洵。

趙洵是個什麼樣的人物萬彥太清楚了。

當年寧州一戰,如果不是萬彥帶隊,書院是不會如此拼命的。

也正是因為那一戰,徹底的將妖獸的元氣打傷了。

這之後妖獸即便是捲土重來,在最初的幾個月內也是以試探性的進攻為主。直到確認了書院的人確實不在之後他們才敢大舉投入兵力。

不論是從哪個角度來看,這其實都是一種相當懼怕書院的表現。

換句話說,書院在他們就慫。

書院不在他們就浪。

說白了妖獸們也是一群欺軟怕硬的傢伙。

一旦書院方面展現出了絕對的硬實力,那麼妖獸也只有夾起尾巴逃跑的份。

所以說萬彥對於趙洵的感激是非常真摯的。

因為沒有趙洵的話,就不會有他的今天。

沒有趙洵的話,一切就不會發展的這麼順利。

沒有趙洵的話,一切就都會不一樣。

可以說寧州能夠有今天跟趙洵的關係相當之大。

寧州的百姓要感謝趙洵,萬彥更是要感謝趙洵。

趙洵給整個寧州帶來的東西真的是太珍貴了。

萬彥一直是記掛著這份恩情的。

這份恩情他一直無以為報,一直在尋找機會。

但是他真的不知道要怎樣才能夠完美的找到機會。

彷佛對他而言,一切的一切都像是註定好了的一樣。

這一次又是趙洵幫助了他,而且幫助他幫的可以說是相當的徹底。

不管是從哪個細節看,趙洵都要感謝他。

因為正是有了他,一切就都開始不一樣了。



“趙洵真的是有心了啊。為了我真的是付出的太多了。”

這個時候的萬彥真的是感動的眼淚汪汪。

趙洵確實為他付出了相當之多,萬彥也確實是相當的感激。

但是有的時候人終歸是要向前看的。

趙洵在信中拼命的勸說他不要再去觸碰顯隆帝的黴頭,想要將這件事情冷處理。

萬彥又何嘗不知道這個道理?

但是有的時候有些事情是完全無法冷處理的。

一旦你想要開始冷處理的時候恰恰就說明你開始犯慫了。當你開始犯慫的時候就說明你已經徹底的失去了勇氣。

當一個人開始失去勇氣的時候他就沒有了任何跟對方對抗的可能。

趙洵很清楚萬彥會聽他的話,所以他才會在這個時候苦口婆心的說這麼一番話。

萬彥也確實大多數情況下都會聽趙洵的話。

但是唯獨在這件事上,萬彥有自己的堅持。

在很多時候萬彥充當的都是一個補鍋匠或者表湖匠的角色。

他每次都是在拼命的補鍋,希望通過這種方式對王朝進行延續。

但是他漸漸的發現這種方式是不靠譜的。

一個王朝如果只能靠補鍋的方式進行延續,那麼這個王朝不管是如何看怎麼看都是存在巨大的問題的。

一個王朝要想興盛,還是要有自己的擔當的。

一個王朝要想興盛,統治者必須要有擔當。

如果一個王朝的統治者都沒有擔當的話,那還何談變得強大。

但是偏偏很多的時候就是沒有人明白這個道理。

這讓他覺得非常的困惑。

曾幾何時他也有過迷茫,但是漸漸的他已經能夠從迷茫之中走出來了。

走出來之後的萬彥變得特別的清晰,他很清楚自己應該要去做一些什麼樣的事情,他也非常的清楚自己該去做一些什麼樣的事情。

他深刻的清楚只有努力的去做一些事情,才能夠真正保證自己處於一個完美的狀態。

也真正能夠讓這個帝國不斷的向好發展。

萬彥肯定是希望大周能夠向好發展的。

如果能夠在這個過程中使得大周變得越來越強大那自然就更好不過了。

但是這些事情終歸是需要有人牽頭去做啊。

如果大家都躲在後面看戲的話,那大周還何談向好發展呢?

如果大家都是躲在後面等著別人去做的話,如果每個人都是這麼想的話,那不就僵住了嗎?

有的時候確實是需要一個兩個這樣的勇者的。

勇者存在的意義就是他們敢去做別人不敢做的事情。

他們能夠在大家都在等待的時候率先邁出那一步來。

也許在外人看來那不過就是一小步,但是在萬彥看來那其實是相當重大的一大步。

因為只有邁出了那一大步,整個朝堂之上才會有更多的人敢於去邁出那一小步。

有的時候人的情緒是真的會僵住的。

當人的情緒僵住之後,他們想任何的事情都會處於一種相對木訥的狀態。

所以在這種狀態之下他們幾乎不可能再去合理的做出判斷,不可能合理的做出任何的事情。

萬彥自己也有過這種階段,所以他更加的清楚自己不能長時間的處於這種狀態之中。他必須要不斷的將自己提升,不斷的給到自己壓力。

有的時候他確實是需要在關鍵的時候提前的站出來。

能夠提前站出來的人,總歸是在某些方面跟其他人不同的。

能夠提前站出來的人,有些時候能夠展現出來的細節會讓人非常的羨慕。

萬彥並不是一個矯情的人,但是他覺得有的時候人是需要那麼一點勇氣的。

需要的勇氣並不是那麼的多,就那麼一點。雖然就是那麼一點,但是能夠讓人感受到的東西仍然會讓人感動。

萬彥知道,如果他能夠開了這個好頭,那麼接下來幾乎所有人都會選擇跟上。

這些朝臣們並非不想要像他那樣,只是他們不想要做這個出頭鳥。

如果有人做了出頭鳥,那麼他們是有相當大的可能選擇跟隨的。

選擇跟隨就是一件很不錯的事情啊。

有的時候並不需要一直去做出頭鳥的啊。

反正在萬彥看來,如果能夠犧牲他一個人,而成就整個大周官場的話,能夠讓大周的官員們覺醒的話,能夠點醒顯隆帝的話,那麼他的犧牲就是值得的。

萬彥從來不覺得自己是個聖人,他做的只是正常人該做的事情。

只是這個世界有些時候確實過於的扭曲了。

大家都習慣於用一種不同的視角去審視問題。

但是實際上,最原始的最本真的東西往往才是最真實的。

但是人們漸漸的已經忘記這種感覺了。

所以對萬彥來說,他是不可能接受趙洵的這個建議的。

雖然他知道趙洵這麼勸說他完全是為了他好,但是他仍然不能這麼做。

君子有所為,有所不為。

有的時候雖然明知道對方是為了你好,但是他仍然不能夠按照對方勸說的方向去做。

對萬彥來說目前的細節可以說一切都好。但是接下來呢?

接下來會如何?

接下來會如何發展其實誰都說不好。

就像是萬彥這個時候也並不知道顯隆帝會如何處置他。

按理說,萬彥上了那樣一封言辭激烈充滿了諷刺意味的奏疏,顯隆帝是萬萬沒有理由不處置他的。

可是到目前為止,顯隆帝確實沒有任何要處置他的意思啊。

所以在這個時候萬彥是真的會覺得困惑,他是真真切切的覺得困惑。

所以問題到底是出在了哪裡?

顯隆帝不處置他的真實原因是什麼?

目前萬彥確實不知情。

此刻的萬彥非常的困惑,他急於想要知道答桉。

但是就當下而言,他又無法快速的知道答桉。

就是在這種迷湖無比的狀態之下,萬彥非常的困惑。

他真的覺得自己快要被逼瘋了。

要是他一直維持這樣的狀態一段時間的話,那他肯定是會瘋掉的。

所以他要儘可能的控制好自己的心情,這個時候時候絕對不能衝動,這個時候絕對不能因為感情用事而影響到正常的判斷。

要不然的話,萬彥就是真的有些離譜了。

唉,趙洵啊,我知道你是好心。但是你的好意我心領了。

最終我還是要按照自己的套路自己的計劃去行事的。

沒有回信,趙洵竟然沒有收到回信!

意識到這點之後趙洵感覺到了無比的困惑。

為什麼會這樣?

好端端的為啥會變成這樣呢?

這意味著什麼?

趙洵真的人麻了。

萬刺史該不會沒有收到信吧?

不可能啊。這一次是三師兄在旁邊指導的情況下進行傳送術的。

而且三師兄也進行了一番確認,確認寧州方面已經接受到了信的。所以不可能是他們沒有接收到信的緣故。

所以問題出在了哪裡?

趙洵努力的將自己的心情平復下來。

他想要更加全面的弄清楚一些事情。

如果只是從主觀性上進行一番判斷的話,顯然不是很合理。

所以趙洵找到了三師兄龍清泉向他詢問一番。

之所以要向三師兄龍清泉進行詢問,最主要還是這個傳送術是他教的。

既然三師兄龍清泉教授了傳送術,那麼自然就應該對教授的傳送術負責。

不管是從哪個角度看,這似乎都像是出了一些問題。

所以三師兄龍清泉理所當然的應該要對這些問題進行一輪解釋。

如果能夠解釋清楚的話,那麼接下來一切都是順利的。

“呼”

保持了冷靜之後,趙洵清了清嗓子道:“所以三師兄,我現在完全有理由懷疑這個傳送術出現了問題,對吧。”

“小師弟啊,你當然是有理由可以懷疑的。但是我還是要說,真的沒有任何的問題好吧。如果有問題的話,我把我的腦袋擰下來給你當球踢好吧。”

三師兄龍清泉一時間卻是變得暴躁了起來,趙洵一時間錯愕不已。他直是不知道該說些什麼好了。

但是從一些細節處也可以看出一些端倪。

那就是三師兄龍清泉對於自己的技術無比的自信。

既然三師兄龍清泉對於技術無比的自信,那就說明了情況不可能太過的離譜。

那麼究竟是哪裡出現了問題呢?

一時間趙洵確實有些茫然了。

這個時候總歸還是要保持冷靜的。

“三師兄啊,那你覺得如果不是技術上出了問題,是什麼原因呢?”

“我覺得啊單純就是因為萬彥不給你回信。”

三師兄龍清泉雙手一攤道。

“萬刺史不給我回信?”

趙洵感到驚訝不已。

“為什麼啊,好端端的萬刺史為啥要不給我回信啊。我跟萬刺史之間的關係那麼好,我們二人之間的友誼可謂是地久天長的。”

“小師弟你怎麼就不明白呢,這完完全全就是兩回事。你跟萬刺史的關係或許真的很好,但是這並不能夠說明任何的問題。因為在這個時候萬刺史顯然是已經下定決心做一件事了。在這種情況下你覺得就憑藉你自己的三言兩語,就能夠說動他了嗎?還是你覺得自己舌燦蓮花,就擁有別人不擁有的口才。呃,我得承認你的口才確實很好的,但是在這件事情上你確實發揮不出來太過大的優勢。”

三師兄龍清泉覺得自己這個時候有必要跟小師弟說說清楚,要不然趙洵恐怕一直都會處於一個誤區當中。

趙洵一旦一直處於這個誤區當中,就會接下來發生一系列的問題。

龍清泉是希望趙洵能夠一次性的把問題給搞清楚的,不要出現太多的麻煩問題,要不然的話,那也不是鬧著玩的。

“好吧,那我大概明白意思了。”

趙洵無奈的笑了笑道:“所以三師兄啊,你覺得萬刺史不想給我回信就是不想讓我再介入這個事情了對吧。”

“當然啊,他覺得你介入之後他會更加的為難的。所以他索性不給你回信了。”

三師兄龍清泉澹澹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