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袖乾坤 作品

第四百六十章 太子遇刺

畢竟這個時候長安城是實行宵禁的。所以,一旦刺客逃離了東宮,東宮侍衛們要想去追,就得獲得許可。這是一個很麻煩的事情,短時間內根本無法辦得到。

...

...

東宮,正殿。

太子李顯坤與馮昊對坐。

“馮大人,這出計謀可謂是安排的恰到好處啊。孤演的可還逼真?沒有露出破綻吧?”

“太子殿下英明,這出戏演了後短時間內太子殿下就不用再擔心來自於陛下的壓力了。”

“嗯...”

太子李顯坤輕輕的捋著下頜的短髯,頻頻點頭道:“孤其實一開始的時候也沒有想到會如此的順利,但是現在看來其實只要造出來了勢剩下的事情也就變得簡單了許多。很多人是隻看結果的不看過程的。對父皇來說,哪怕是他想要去看過程怕是也沒有可能了。”

“嗯,只是如此以來,諸王的嫌疑陡然上升,他們肯定也會為了洗刷掉自己的嫌疑而大行其道。臣倒是想要看看這諸王會使出什麼法子。”

“哼,孤的這些弟弟們沒有一個省油的燈。他們都巴不得孤犯錯,好取代孤的太子之位。如今孤遇刺的消息傳出去後,在孤看來他們想的第一件事怕不是如何去構陷一下對方。”

“嗯...”

“所以說啊,真的不能用想象之中去考慮。光憑想象的話,孤的這些弟弟應該是力求自保洗脫嫌疑吧?但是他們不會想著做這些,他們滿腦子想的恐怕就是要藉著這個機會致對方於死地。畢竟即便是沒了孤,還會有其他的競爭對手。能夠藉著這個機會多除掉幾個競爭對手,對他們來說才是最重要的事情。”

“孤現在就是要坐山觀虎鬥,好好看看他們究竟會如何做。孤的這些弟弟們啊,到頭來就會發現他們是在自相殘殺。但是等到他們發現乃至後悔的時候已經是來不及了。”

太子李顯坤的態度向來是很明確的。

他從來不會覺得跟這些兄弟智鬥是一個好的選擇。

因為他的這些兄弟本質上都是一群有勇有謀的人。

但是他們在爭鬥的過程中或許會有喪失理智的階段。所以一旦他們喪失了理智,那麼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他們就會徹底的變成了瘋狂的人。

太子李顯坤就是要利用他們陷入瘋狂的這個階段。

一旦諸王瘋狂,就是太子李顯坤最好的動手時機。

“場面越混亂對孤越有利。他們斗的越狠,對孤越有利。”

“就是不知道父皇那邊會作何感想。”

太子李顯坤冷笑一聲道。

其實一直以來太子就很清楚父皇是一種什麼樣的態度。

只是他很難把握好這個狀態。

因為在他看來父皇也是屬於老奸巨猾的類型。所以如果不能夠把握好狀態的話,反而會處於非常不利的階段。

所以...

太子李顯坤選擇儘可能的不出招。以不變應萬變永遠都是最完美的選擇。

因為這樣選擇的話,幾乎不會露出破綻。

等到別人出招之後,你還擁有很長的一段時間去思考應對之法。不論從那個角度來看,都是堪稱完美的。

“呼...”

太子李顯坤吐出一口濁氣,隨即話鋒一轉道:“我聽說最近父皇在命人修建的那個通天佛塔搞得是民怨沸騰,似乎百姓們對此怨聲載道?能不能利用這件事做點文章?”

“太子殿下是想要利用輿情製造事端?”

不良帥馮昊平日裡做的就是這個事情,所以可以說是相當的敏感了。

當太子李顯坤提及此後他立即就明白了皇太子殿下的意思。

可以說在權術鬥爭方面太子殿下確實相當有見解。

甚至在某些方面都能夠跟他的父皇相抗衡。

可以說這確實是刻在皇家皇子骨子裡的東西,根本都不要人刻意的去教就能夠學會。

就說這件事,太子把握的點也算是恰到好處。

修建通天佛塔這件事確實在相當程度上引得民怨沸騰。

所以如果能夠把握好這件事好好發酵一番的話,確實可以在最大程度上導致朝廷的威望下降。

朝廷就相當於皇帝的一張臉。朝廷的威望下降就等於皇帝被扇了一巴掌。

這個舉動也可以算得上是在某種程度上轉移顯隆帝的注意力。

畢竟這段時間內顯隆帝盯著東宮太緊了。

太子殿下應該是感覺到壓力太大了,需要換取一些喘息的時間。

馮昊覺得這個想法非常的好,倒是可以一試。

“嗯,孤在想以父皇的性格肯定是不會對此事置之不理的。只要父皇派人去管能夠分神,對孤來說就是最好的消息。”

...

...

大明宮,紫辰殿。

顯隆帝看著一份奏疏,面沉如水。

就在昨夜,東宮遇刺。

刺客深入東宮之中,行刺的目標直指太子。

不過太子最終並無大礙,只是刺客卻逃脫掉了。

這封奏疏就是太子寫的,呈遞到了御前。

這件事發生的還真的是離奇的很啊。

顯隆帝覺得這件事處處透漏著一絲詭異。

時間的巧合,以及出現的地點,都讓顯隆帝不由得懷疑這刺殺事件會不會是太子精心謀劃好的一出苦肉計。

這出苦肉計當然不是為了給顯隆帝看的。而是為了給群臣看的,給天下人看的。

畢竟這朝中的太子黨還是有不少的。他們看到太子遭到刺客行刺肯定會第一時間跳出來明確的表態。

對他們來說,如果能夠從一開始的時候就明確的表達態度,那對於太子的聲援作用還是相當巨大的。

如今的太子就怕的是孤掌難鳴。但是如果能夠有一票太子黨在他的背後為其搖旗吶喊,為其聲援,那局勢就瞬間又不一樣了。

對此顯隆帝可謂是心知肚明。

所以他接下來該怎麼做呢?

皇帝的態度毫不疑問會影響到朝局的變化。

即便是太子黨,也不敢公然的違拗聖意。他們能夠做的其實也就是替太子聲援,替太子叫屈。僅此而已。

至於其他諸王的態度,才是眼下顯隆帝最關注的。

其餘諸王,太子的這些兄弟們會在這個時候表達出一種怎樣的態度?

是會暗自竊喜還是落井下石?

自己生的兒子只有自己最清楚。

雖然顯隆帝的這些皇子們脾氣秉性都有所不同,但是有一點是基本一致的,那就是對皇位的無限渴求。

不想做皇帝的皇子不是好皇子,所以這倒也沒有什麼大的問題。

關鍵是他們有這個能力嗎?

這才是顯隆帝最關心的點。

皇權爭奪向來都是無比血腥的。最後能夠登上皇位的人,基本上都是最有心機,最有權術水準的。

他們能夠登上皇位足以說明他們在各方面都有著異於常人的實力。至少在同一批皇子當中是屬於出類拔萃的。

所以...

顯隆帝想要看看,藉著這個機會有多少皇子會選擇跳出來。

選擇跳出來的皇子未必是最強大的,但絕對是最有勇氣的。

那麼太子在其中又會發揮出怎樣的作用呢?

是繼續像以前那樣裝瘋賣傻,裝聾作啞還是重拳出擊?

顯隆帝覺得一出好戲就要上演了。

他的這些兒子們啊,每個人的身上都能夠看出顯隆帝的影子,但是如果硬要挑選一個完美的出來,還真沒有。

這也是顯隆帝最為遺憾的地方。

想他登基近三十載,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都能夠將朝堂牢牢的控制在自己的手中。但看看他的這些兒子們,還真的沒有能夠做到像他這麼出色的。

所以...

顯隆帝不由得覺得有些遺憾。

大周真的要後繼無人了嗎?

如果他能夠飛昇,還能夠回到凡間嗎?

這一系列的問題都緊緊的困擾著顯隆帝。

不過至少短時間內顯隆帝不用考慮飛昇的問題。

至少在通天佛塔修建好之前不用。

之後的事情自然是之後再說。但是在此之前,顯隆帝首先要處理好這次東宮遇刺的風波。

...

...

“什麼,太子遇刺了?”

齊王府內,當齊王李象聽到了這個消息後直是感到震驚不已。

“消息來源可靠嗎?”

“回稟父王,這是太子親自寫的奏疏送到宮裡去的。不會有假的。”

齊王世子李建業沉聲說道。

“唔...”

齊王李象揹負雙手在大殿之內開始踱步。

在他看來,這個消息在相當程度上確實可以算的上是一個無比勁爆的消息了。關鍵是這是一個真的行刺事件,還是太子李顯坤自己謀劃出來的一個把戲。

兩者的性質不同,所帶來的影響也截然不同。

如果只是太子李顯坤自己弄出來的一個把戲,那麼其實就是為了賣慘而已。

賣慘給誰看?當然不會是父皇。父皇對太子早有成見,恨不得立刻就能夠廢太子。

只是礙於很多因素一時間無法實現而已。

所以太子應該是賣慘給朝中的那些太子黨看,讓他們發發力,緩解一下東宮現在巨大的壓力。

不得不說太子現在的壓力還是無比巨大的。

有的時候確實能夠給人帶來巨大的衝擊力。

但是就齊王李象而言,他現在能夠做的事情實在是有限。

嗯,太子遇刺了,但也僅此而已。太子仍舊活得好好的,沒有缺胳膊也沒有少腿。所以說,這件事更重大的意義是在輿情發酵上。

太子黨這個時候一定會一個個不甘寂寞的跳出來,把髒水往諸王身上潑。

畢竟從獲利最大的角度來看,太子遇刺肯定是其餘皇子獲得的利益最大的。

從這個角度看,這麼潑髒水倒也是精準。

現在齊王李象要考慮的問題就是這髒水會不會潑到他的身上來?

或者說太子黨的主攻對象會不會是他齊王李象?

不得不說,若論儲位之爭,一直以來就屬太子跟齊王爭的最為激烈。

所以太子黨如果把齊王當做假想敵也是很正常的。

但是齊王李象認為,這一次太子搞出了這個遇刺事件,很可能不僅僅是為了針對齊王一人,而是想要針對所有親王。

這麼做當然是要冒很大的風險的。因為如此以來就等於是東宮要得罪所有的藩王。

但是這麼做的好處也是相當多的。最大的好處就是太子短時間內不用擔心遭到諸王的攻訐。

因為他賣慘了。

輿情會一邊倒的傾向於他。

就算是父皇此時此刻也得照顧朝臣們的情緒,就算是心裡再不爽,那也得捏著鼻子認了。

皇權鬥爭從來就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

更多的時候要考慮很多的因素。

父皇的權術鬥爭水平如此之高,不可能看不明白這個道理。

所以在齊王看來,太子此舉算是一石三鳥。

一來可以堵住父皇的嘴,叫他無從下手針對。

二來可以往諸王的身上潑髒水。

三來,可以賣慘爭取輿情,爭取太子黨的發力。

這三者之間也是互有聯繫,並不是完全割裂開的。

所以從這個角度來看,太子真的是耍的一手妙招。

不得不說,太子在很多方面都表現出了相當智慧的能力。在這一點上便是齊王都不得不服。

但是齊王卻並沒有羨慕。

因為他知道太子這是已經被逼到了絕境。

如果太子沒有被逼到絕境的話,他是不會採用如此兇險的方法的。如果太子沒有被逼到絕境的話,他是不會拼盡全力的。

這恰恰說明太子已經慌了怕了。這是他最後的自保手段了。

如果太子這個時候不使出這個殺招的話,等待他的會是什麼?

想明白這個道理後,齊王反倒是澹定了許多。

“父王,所以接下來我們該怎麼做?”

齊王世子李建業這個時候毫不猶豫的問道。

“嗯,本王覺得我們什麼都不做就是最好的。這個時候你越是跳出來越是吃虧。相反你若是什麼都不做的話,反而不容易被人針對。即便是別人想要找你下嘴都找不到合適的地方。”

“唔...”

齊王世子李建業聞言心中卻是有些踏實了。

看來父王一切盡在掌握啊。一開始的時候他還擔心父王心裡沒譜。現在看來是他自己想多了。父王將一切事宜都考慮到了。甚至將太子的心理都分析的頭頭是道。如此看來,父王應該是穩操勝券了啊。

相反,太子祭出如此招數,可以看的出來已經是強弩之末,已經是沒得辦法了。

所以這個時候齊王府上下一定不能急著去表態。

這個時候反正會有其他諸王爭著搶著去表態,那就由著他們去吧。

這個時候爭搶著表態的諸王肯定會被人當槍使,下場也一定會很悽慘。

而齊王府上下靜觀其變,毫不發聲。

這樣就不會被集火。

齊王世子李建業一開始的時候並沒有想明白這個道理。但是現在想來,確實是他多心了。

父王真的是權術鬥爭的高手,每一個細節都考慮的恰到好處,根本就不會給太子得手的機會。

就這太子還想要算計齊王府,簡直是痴人說夢。

“建業啊。這段時間你也要多囑咐手下的人千萬不要出風頭,這個節骨眼上夾起尾巴做人才是最關鍵的。如果不能夠夾起尾巴做人的話,那就有可能被對手抓住把柄從而利用。咱們齊王府已經忍了這麼久,沒有理由在這個時候忍不住了對吧?”

“父王所言極是。”

齊王世子李建業聞言抱了抱拳道:“兒子會命人吩咐下去的。這段時間整個齊王府上下都會低調行事的。有人願意去衝鋒陷陣那就讓他們去衝鋒陷陣。反正對齊王府來說,我們就坐收漁翁之利好了。”

“善,善也。”

齊王李象點了點頭道:“吾兒長大了,本王很欣慰。將來你會明白的,太子這其實看似高明的舉動是在自尋死路。他蹦躂不了多久了。”

...

...

終南山,浩然書院。

趙洵正自吃瓜,看著旺財一路小跑著衝了過來。

正自在躺椅上躺平的趙洵不由得疑惑道:“旺財啊,你何必是這個狀態呢。遇到了什麼大事了?我之前不是跟你說過了嗎,即便是遇到任何大事也不要慌張啊。你這個時候慌張了是會影響心態的。你的心態受到了影響之後也就會潛移默化的影響到身邊的人啊。比如說我現在的心態就受到了你的影響了。原本呢我是一個完全躺平的心態啊。可是現在我不可能躺平了。”

“哎呀,都什麼時候了,明允兄你就別躺平了。”

“咋了?”

見旺財這麼一副慌張的樣子,趙洵意識到事情不太簡單,便沉聲問道。

“唉,這不是咱們的新戲又被喊停了嘛。”

“啥?”

趙洵一臉不可置信。

“竇娥冤又被封殺了?”

“不是封殺,是喊停...”

“這有什麼區別嗎?”

趙洵疑惑道。

“當然有區別了。封殺是以後都不能演了。但是喊停卻是暫時不能演了,但是以後還能演的。你說這有沒有區別?”

“當然是有區別了...”

趙洵現在算是聽明白了旺財的意思。

“所以說,為啥竇娥冤被喊停了呢?”

“其實啊這杯喊停的可不止有竇娥冤一個,還有許多其他的戲。可以說如今整個長安城的梨園行都被喊停了。道理也很簡單,東宮太子被刺,所以長安城一切娛樂活動都暫停了。”

旺財哭喪著一張臉道:“你說太子被刺影響唱戲嗎?這不是宮裡的貴人們瞎胡鬧嗎。不過聯想到是狗皇帝坐江山,能夠做出這種事情也著實是不奇怪了。”

“呃...”

聽到這裡趙洵還是吃了一驚的。

“等等...旺財你的意思是說,太子遇刺了?東宮太子?”

“當然是東宮太子了,不是東宮太子還能是哪個太子。難不成還是唱戲戲文裡的太子?”

“呃...”

“所以說啊,其實真的不用顧慮這麼多了。很多時候咱們啊真的是考慮的太多了。你說咱們考慮那麼多有用嗎?這東宮太子一遇刺,一下子引發出了這麼許多的變化。好傢伙,這可是整個長安城中的梨園行都不能唱戲了啊。這個損失可真的是太大了。”

“呃...”

趙洵一時間卻是不知道該說一些什麼好了。

這旺財是真傻還是假傻。

全長安城的梨園行不能唱戲?這算是個什麼?

對皇家來說這就是個屁好嘛。

皇帝根本就不會看重這些小事的。莫說是顯隆帝這種不做人子的狗皇帝,即便是那種所謂的明君所謂的千古一帝,其實也是不會看重這些小事的。

“唔...”

趙洵稍頓了頓,整理了一番情緒道:“這件事其實也沒有你我想象的那麼複雜。不就是暫時停了一段時間不允許唱戲了嗎,等一等就好了。最多一個月,快則十數日,也就過去了。”

“唉,我就是咽不下這口氣。你說說看我們累死累活的寫戲本,結果這就給停了...”

趙洵聽的直想要翻白眼。好傢伙,累死累活寫戲本的明明是我,不是你旺財啊。你旺財為啥什麼都要往自己的身上掛靠啊。

“呼,其實真的沒有什麼好擔憂的。關鍵時刻我們必須要狠起來,但是現在很定還沒有到我們需要發狠的時候啊。理解一下吧,畢竟是太子遇刺,這可不是小事,關乎朝廷顏面。”

趙洵這話倒是在理。太子是什麼,太子是皇儲,是國本。

國本遇刺,那整個長安城肯定就會被引得一陣波動。

在這樣的情況下,梨園行停幾天戲可真的不算是什麼。

“不過我確實沒有想到太子會在這個時候遇刺。你想想看啊。這位皇太子好歹也算是一位皇儲吧。那東宮也算是戒備森嚴的。如果不是超品大宗師級別的人物,我很難想象他能夠悄無聲息的潛入到東宮之中行刺太子,關鍵還能夠毫髮無損的離開。仔細想想這未免有些太奇怪了吧。”

“嗯...你這麼一說,聽起來確實有些奇怪。”

旺財此時此刻也是聽得直撓頭。

“哎呀,明允兄你那說這個問題究竟出在哪裡了啊。”

“呃...”

趙洵心道你問我我問誰啊。

“可能是皇子之間的傾軋吧。畢竟皇家豢養一些絕品高手也是可以理解的。也許長安城中有著你我都不知道的神秘人呢。這個神秘人行刺東宮未果後逃走,這也是說的通的啊。”

“當然還有一種可能,就是這個刺客其實就是太子自己派出來的。做的是一出苦肉計。”

“苦肉計?”

旺財聽到這裡一雙眼睛直是瞪得猶如牛鈴一般。

“太子為啥好端端的要來一出苦肉計啊。”

“當然是做給別人看啊。我覺得他是做給朝中的臣子們看的。”

趙洵雙手一攤道:“當然,這得先確定就是太子自己搞的鬼啊。如果可以確定這點的話,我敢肯定他是要做苦肉計給朝中臣子們看的。你應該也清楚太子如今的處境可謂是及及可危。面對如此兇險的境地,太子自然要做出一些別樣的舉動來反擊。在我看來這個時候使出一出苦肉計是在合適不過的了。只要太子在這個時候使出一出苦肉計,那麼滿朝文武肯定都會一邊倒的去可憐他,都會為他說話。那麼至少在輿情上太子就爭取到了。接下來所有人都會把矛頭指向諸王。這個時候太子黨再有幾個大將衝出來朝諸王身上潑一點髒水那豈不是就把矛盾全部轉移了嗎?不就是為太子贏得了他現在最需要的東西--時間嗎?太子只要有了時間,那許多事情就直接盤活了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