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袖乾坤 作品

第三百九十一章 何謂天道(近20000字超級大章)

趙洵心道頂級美食家不僅要會吃美食,還必須要吃的優雅,吃的美妙。

儀式感這個東西就是這麼出來的。

會吃跟能吃完全是兩個境界。

“哇,真的好鮮啊。”

趙洵能夠感受到三師兄龍清泉的這個狀態不是裝出來的,他是真的感到很好吃。這可不容易啊。

要知道。三師兄可是一個對美食無比挑剔的人。

灌湯包肯定是很好吃的,但是三師兄能夠給出如此高的評價還是很不容易啊。

畢竟評價美食的最高境界就是一個鮮字。

鮮字有了,其他的就都靠邊站了。

“這種味道好特別,鮮中帶香,香中帶鮮。奇特的味道混雜在一起,直是讓人覺得飄飄欲仙。”

三師兄龍清泉吸過灌湯包的湯汁之後開始吃包子了。

這種感覺和吸灌湯包湯汁的感覺又不一樣了。

那是一種,那是一種滿足的感覺。

整個口腔都被包裹住,被包裹的恰到好處。

沒有留下一絲縫隙,就連牙縫都被包子皮和包子餡充滿。

一咬就爆漿的感覺真的是絕絕子。

“哇,小師弟這灌湯包真的是永遠滴神。”

三師兄龍清泉吃的都感動的流淚了。

趙洵見到這場景一時間有些哭笑不得。

此時此刻他能夠說些什麼好呢。

不過三師兄喜歡就是最好的事情。

“嘖嘖嘖。三師兄你別光吃灌湯包啊,不要忘了還有鍋貼呢。”

美食不止一種,這有的時候對饕餮來說也是一件麻煩事。

因為總要去思考該吃哪一個。

畢竟嘴巴只有一個,胃也是有限的。

若是什麼都想要,很可能最後會什麼都得不到。

目前來看,三師兄對灌湯包給予了極高的評價,不過鍋貼還是有可能後來居上翻盤的。

畢竟鍋貼也是大眾美食中的翹楚和扛把子了。基本上是不大可能出現翻車的情況的。

趙洵現在迫不及待的想要看看三師兄在嘗過鍋貼之後會做出何等評價了。

“嗯,若是小師弟你不說我差點都把這個鍋貼給忘了。”

三師兄龍清泉勐的一拍腦袋,笑吟吟道:“好了,接下來我就嚐嚐這個鍋貼有何與眾不同。”

三師兄龍清泉先喝了一口水,把口腔之中殘存的包子殘渣順掉。

一起順掉的還有包子留下的味道。

趙洵在一旁嘖嘖稱奇。

不得不說,三師兄龍清泉的這個舉動十分的到位,十分的專業。

因為控制變量是比較菜品美味程度環節一個至關重要的因素。

如果無法做到控制變量,那麼美食家做做出來的評價就是不客觀的也是不專業的,自然不能被當做參考。

但是龍清泉現在做到了控制變量,所以他接下來的評價就有相當的說服力。

“可以了,三師兄可以開始了。”

趙洵真的有些急不可耐了。

“嗯...”

龍清泉微微頷首,隨即拿起快子夾了一個鍋貼,緩緩的送入口中。

整個過程十分的優雅,毫無拖泥帶水。

“這個味道...”

龍清泉強自使得自己保持冷靜。

不過這個味道似乎真的讓人慾罷不能啊。

和灌湯包的鮮味不同,鍋貼是一種純純的香味。

那是一種發自肺腑的香味。

油香的味道一瞬間在龍清泉的口腔擴散,讓人能夠確切的感受到美味感。

“哈哈哈,小師弟啊,這倆道美食我已經分不出高下了。可以說它們是各自有各自的優勢,各自有各自的特點啊。如果一定要讓我做出一個評價的話,我只能說它們是絕代雙驕了。”

絕代雙驕?

三師兄還真的是會評價啊。

“真的是絕絕子啊。好傢伙,以後這兩道美食我只同時推出,名字就叫絕代雙驕。”

趙洵發現三師兄龍清泉很有給美食取名字的天賦。而且他取得名字不僅意蘊還是外形方面都很貼合,可以說是相當完美了。

“好啊,好啊。獻醜了,獻醜了。”

龍清泉微微抱拳,笑吟吟道:“這鍋貼和灌湯包都是絕絕子。我覺得書院的一眾弟子們都會喜歡的。小師弟啊我們還是老樣子,多做一些給他們送過去,讓他們品嚐品嚐可好?”

“嗯,就聽三師兄的。”

反正閒著也是閒著,多做一些美食對趙洵來說不過是舉手之勞。

...

...

顯隆帝獨自一人盤腿坐在蒲團上,進入到了忘我的入定狀態。

以往他並不喜歡這種孤獨的感覺,但是近年間顯隆帝越發喜歡上了打坐。

這會讓他摒棄所有的雜念,完全進入一個只有自己的世界。

歷史上想要成聖的皇帝有很多,但有幾人真正做到了?

這絕對比人們想象中的要困難許多,所以與其如此,倒不如追求自我的極致提升。

這種放空的感覺讓他覺得識海變得更加廣闊。

慧言法師曾經說過,對修行者來說識海的寬廣程度的至關重要的。

識海越寬廣,能夠看到的東西也就越多。

識海越寬廣,能夠感受到的東西也就越多。

一開始顯隆帝的識海十分的狹窄,就如同一條小溪一樣。

後來這條十分狹窄的識海開始擴張,現在顯隆帝能夠感受到他的識海已經如同一條大河一樣寬。

當然,顯隆帝的野心不止於此,他希望識海能夠更加寬廣。

這就需要不斷的打坐不斷的修行。

便在顯隆帝進入了忘我的境界時一名小太監小心翼翼的稟報聲打斷了他的美好願景。

顯隆帝皺了皺眉,十分不情願的睜開眼睛。

“什麼事?”

“啟稟陛下,是袁天師求見。”

“唔,叫他進來吧。”

袁天罡?對這個答桉顯隆帝或多或少還是感到有些驚訝的。

因為在顯隆帝的印象當中,袁天罡很少會主動求見他。

入宮面聖這種事情在慧言法師身上發生那是再正常不過的,可是在袁天罡身上發生就有些讓人覺得好奇了。

此時此刻顯隆帝就很想要看看。袁天罡究竟是為何事而來。

顯隆帝快速的起身,走到御座跟前撩起袍衫下襬,恢復了那個正襟危坐的狀態。

對一名皇帝而言保持絕對的威嚴是很有必要的。

因為只有你保持了絕對的威嚴,臣子們在你的面前時才會畢恭畢敬。

這是顯隆帝做了這麼多年皇帝所總結出來的道理。

身為一名皇帝,身為一名天子,必須要有壓服群臣的自信才能做的長久。

很快袁天罡在內侍的引領下進入到了暖閣之中。

見到顯隆帝之後,袁天罡微微躬身拱手行了一禮:“臣袁天罡參見陛下。”

“唔,袁天師有禮了。”

顯隆帝微微頷首,嘴角帶笑道:“不知袁天師這次入宮陛見是為何事啊?”

“啟稟陛下,臣所為之事乃是事關大周未來幾百年之國運。”

袁天罡一開口就把顯隆帝給嚇到了。

若是換了一般人說這個話,顯隆帝還真未必會信。

可是袁天罡說這個話,還是挺唬人的。

因為袁天罡的身份極為的特殊,他有著雙重身份。

其一是大周國師,其二是道門天師。

換句話說袁天罡就是神棍中的神棍,他說的話由不得顯隆帝不信。

果不其然,顯隆帝很鄭重的吩咐道:“其他人都退出去吧,朕跟袁天師單獨聊一聊。”

事關大周國運,由不得顯隆帝不重視。

這些宮廷內侍都很識趣的退了出去。

他們巴不得不去聽這麼重要的東西呢。

聽到了這些重要的信息卻不能說,那簡直是太痛苦了。

說出去的話他們勢必會性命不保。

所以乾脆就不要去聽。

在皇宮之中保命的訣竅就是少說多做,也少去打聽少去編排主子。

畢竟皇宮之中耳目眾多,你永遠不知道隔牆會不會有耳。

為了避免萬無一失,最好避免所有危險的可能,就不要去打聽不要去聽。

一眾的宮女太監退了出去之後顯隆帝凝神望著袁天師,沉聲道:“袁天師現在可以說了吧。”

只見袁天罡點了點頭道:“貧道預測到了天機。這一次不是窺天機,是上蒼直接降下了指示。”

轟隆,一瞬間顯隆帝直是覺得腦子翁的一炸,整個都要不好了。

上蒼直接降下了指示?

直接降給了袁天罡?

不知怎的,顯隆帝竟然覺得有些發酸的味道。

唉,為什麼上蒼降下旨意的時候不是直接降給他的呢?

他可是根正苗紅的天子啊。

身為天子不應該是第一個接受如此重要的信息嗎?

為何聽到的卻是一個神棍?

此時此刻顯隆帝的內心是相當不平衡的。

但是沒有辦法啊,事實就是如此。

所以哪怕此刻顯隆帝的心裡再不平衡,也得心平氣和的去聽袁天罡講述。

“上蒼怎麼說...”

說這話的時候顯隆帝的聲調明顯都有些開始變了,再也沒有了半分君王的威嚴感。

“未來或有人將取代大周的皇位,而且是個異姓人。”

袁天罡一字一頓的說道。

雖然早有了心理準備,可是當顯隆帝聽到這裡的時候還是覺得有些難以接受。

“有人將取代大周的皇位?這個人是誰?什麼時候?”

這些信息點袁天罡並沒有一次性的說出來,所以這讓顯隆帝不是很滿意。

要知道這些都是他十分關注的點,說了和沒說完是兩個概念。

袁天罡這個老神棍,當真是懂得張弛有度。

一開口就有要拿捏顯隆帝的意思。

當然,顯隆帝不可能任由其進行拿捏的。

如今他一定要問個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只要他問清楚了事情的前因後果,來龍去脈,就不怕會有意外出現。

“陛下莫急,貧道只知道這個人姓趙,也只是有可能。”

“姓趙?”

趙洵?

顯隆帝聽到這裡的時候本能的反應就是趙洵。

因為在大周,趙家論顯赫唯有雍州趙家最盛,也就是趙洵他爹成國公趙淵這一家。

但是如今成國公已經被顯隆帝除去爵位,趙淵和其後代子孫理論上講跟平民百姓沒有什麼區別。這種情況下說趙家有可能謀奪李家江山?

憑什麼?

就憑趙洵?

顯隆帝覺得很不服氣,進而進行確認道:“天師真的看清楚了嗎,真的聽清楚了嗎?會不會有假?”

對於顯隆帝而言,確保國運昌隆,確保江山穩固是他的責任。

哪怕他追求個人修為境界的提升,也必須要保證國家不折損在他的手裡。

這兩者其實是並不矛盾的,實現了其中一點後,另一點也有很大的可能實現。

如今顯然國運問題是顯隆帝更需要關注的點。

如果他不能確保國運昌盛的話,很可能接下來他將面臨一個十分尷尬的結果,那就是朝代更迭。

沒有任何一個王朝可以永遠統治下去。

這點顯隆帝十分清楚。

歷朝歷代,基本上皆是如此。

要保證國運昌隆,前提就是擁有一個絕對意義上的統治基礎。

在這點上大周還是做的很不錯的。

大周的統治根基是士紳而不是所謂的貴族。

所以哪怕是一些貴族起了叛亂之心,也很難獲得足夠的支持。

而讀書人是最容易籠絡的群體,只要給他們賞賜點小恩惠,他們就會毫不猶豫的跑來衝你搖尾巴。

一直以來,顯隆帝也是秉承了祖訓這麼做的。

他很清楚即便得罪任何人都不能得罪縉紳。

讀書人是大周皇朝的統治基礎。

讀書人...

勐然之間顯隆帝想到了一個可怕的想法。

如果說讀書人是大周王朝統治的基礎,那麼能夠撼動他們統治的不就恰恰是讀書人嗎?

如果讀書人全部去選擇支持新君的話,豈不是意味著大周王朝和皇室就被他們摒棄了?

一想到這裡的時候顯隆帝直是覺得一陣的後怕。

“不不不,這不可能...”

顯隆帝一時間覺得有些頭皮發麻。

如果這一切都是真的話,那整個大周朝廷面臨的壓力確實是太大了。

身為大周帝國的掌舵人,他此刻確實壓力山大。

讀書人除了信奉當今朝廷,還有可能信奉誰?

顯隆帝在內心提出了這個問題,隨後很快他就得到了答桉。

這個答桉就是書院。

一直以來書院都是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有著舉足輕重的重要性。

這一點是母庸置疑的。

很顯然書院的存在在相當程度上決定了讀書人有兩條出路。

其中一條自然就是為朝廷做事為顯隆帝做事。

科舉考試的存在是這條道路暢通無阻的基礎。

讀書人從決定走這條道路開始,就要經過層層選拔,層層篩選。

從地方層級的考試開始,到國家一級的考試。

每個考試細節都至關重要。

因為只有把每一級的考試都完成好,從中脫穎而出,他們才有可能走到最後一步--殿試。

殿試之後這些讀書人就獲得了入朝為官的資格。

雖然通常來說一開始他們做不到太高的官位,但是隻要能夠忍能夠熬,通常來說一輩子下來做個四五品的官員還是沒有什麼問題的。

再想往上爬,想要爬到三品以上的高位就要看運氣或者看家族背景了。

雖然大周皇朝在有意的削減世家的影響力,但是不得不說到目前為止世家並沒有徹底消散。

顯隆帝就知道雍州地界上有幾個勢力十分龐大的世家。

這些世家的勢力甚至一度可以左右朝政。

當然顯隆帝登基之後對這些世家進行了嚴酷的打壓。

被打壓之後的世家老實了很多,許多事情他們不敢再去做了,開始變得老老實實安安穩穩。

當然,顯隆帝知道這一切都只是表象,都只是暫時的。

只要給了這些世家機會,他們仍然有可能東山再起,仍然有可能死灰復燃。

所以顯隆帝一直以來不敢給他們這個機會。

顯隆帝一直在嚴格控制世家的資源。

以防止出現世家干政的情況。

讓更多的寒門子弟上位是有助於朝廷統治的。

因為寒門子弟沒有那麼多背景,沒有那麼多盤根錯節的關係,比較好控制。

相較於世家有著巨大的靠山,寒門子弟唯一的靠山就是朝廷。

離開朝廷之後他們就什麼都不是,脫下了那身官袍之後他們同樣什麼都不是。

所以如今整個朝廷上下大概有超過七八成的官員都是寒門出身。

顯隆帝在嚴格控制朝廷中寒門官員的比例。

只有保證絕對的寒門子弟數量,才能夠保證朝廷的話語權,才能夠保證皇帝的權威性。

正如他之前所說的,寒門子弟都是一群狗。只要隨便給他們丟下去幾根骨頭,他們就會爭相搶食,就會興奮的衝你搖尾巴。

而世家子弟不同。世家子弟見多識廣,整日鐘鳴鼎食。

可以說世家就是一個微縮版的皇家。

許多皇家享用的東西世家同樣也可以享用,無外乎換一個名字罷了。

所以他們骨子裡其實是對皇家對朝廷有不屑的情緒的。

這也是為何顯隆帝不願意用世家子弟的緣故。

人都是希望被吹捧的,顯隆帝也不例外。

顯隆帝一直幻象幾百年後他能夠在青史留名,能夠成為所謂的千古一帝。

這當然不容易,但是顯隆帝覺得這並非沒有可能。

因為對顯隆帝而言,他只要能夠實現文治武功中的任意一件,就有資格有可能跟歷史上的那些明君聖君去進行比較。

只要他敢於去比較,就有可能比過他們。

當然,一切還要看史官的態度,看史官去如何執筆。

史官的態度不同,顯隆帝在青史上所留痕跡自然也會不同。

當然了,僅僅就目前而言,顯隆帝的狀態還是相當不錯的。

那些不聽話的史官每過一段時間就會被顯隆帝以各種各樣的理由換掉。

凡是能夠留下來的史官大部分都是聽話的。

顯隆帝很清楚保持這點的重要性。

因為唯有留下一些聽話的史官,他們才會遵照朝廷的意願,遵照顯隆帝的意願去做事。

如果無法做到這點的話,結果可謂是撲朔迷離。

當然了,即便史官全部按照顯隆帝的意志行事,甚至是誇大其詞的誇耀顯隆帝的功績,如果顯隆帝本身沒有什麼值得拿到出手的政績的話,仍然是很難成為所謂的千古一帝的。

所以顯隆帝才會想著向西域擴張,才會想著平叛劍南道的叛亂,才會想著根除東海妖獸國的禍患。

這些目前來看結果都還算是不錯,但是仔細看看就會發現這些大事都離不開一個人的名字,那就是趙洵。

有些或許不是跟趙洵直接相關的,但是至少是間接相關的。

更讓顯隆帝感到害怕的是,趙洵身上還有一個身份那就是書院弟子。

不錯,趙洵不僅是書院弟子,而且是書院的入室弟子。

雖然只差了兩個字,但其實含義是天壤之別。

浩然書院建於終南山,其弟子有入室弟子,外室弟子兩種。

其中入室弟子有七十二人,外室弟子有三千人。

僅僅從數量上也可見一斑。

山長在挑選弟子的時候,會將資質平平的弟子放入外室弟子之中,而將那些天賦異稟有過人之長的放入內室弟子之中。

內室弟子這麼多年來也就七十二人。

據說趙洵是山長所招收的最後一個內室弟子,也就是所謂的關門弟子。

趙洵的身上究竟有著一股怎樣的特質,能夠讓堂堂山長都對其另眼相看?

顯隆帝真的不知道也不清楚。

迷迷湖湖之間顯隆帝對於趙洵這個人簡直是十分痛恨了。

以往他還只覺得趙洵是一個目無君父的人,現在看來,他不僅僅是目無君父,甚至有可能會威脅到大周皇室的統治。

若是其取而代之創立新朝,免不了會對前朝宗室兇狠報復的吧?

畢竟他跟顯隆帝之間的過節不可謂不深。

趙洵的怒意和憤怒是寫在臉上的。

但是若不是山長出手,顯隆帝真的應該直接斃了他。

可惜,可惜啊。

現在是沒有機會了,趙洵如今整日躲在終南山裡,顯隆帝即便派出最強大的大內高手聯手也很難有機會將趙洵直接殺死。

趙洵要想上位有哪些先決條件?

顯隆帝能夠想到的一點,就是他必須要獲得天下讀書人的支持。

當然不是哪些所謂的世家子弟,而是寒門。

寒門讀書人如果能夠選擇支持趙洵的話,趙洵還是有能力掀翻大周皇族的統治的。

畢竟除了官學科考這一條路,讀書人還有一條路那就是經過私學卻書院就讀。

這個書院未必是終南山之中的浩然書院,可以是各種各樣的書院。

在顯隆帝看來浩然書院確實是一個毒瘤,他的存在讓天下百姓爭相效彷,開始在全國各地修建書院。

一開始這些書院是並不被大周朝廷所認可的。大周朝廷認可的只有朝廷的官學,即太學國子監,以及地方的州學府學縣學。這些是一個系統的,也是一脈相承的,都是為了大周朝廷而源源不斷的輸送所謂的人才。

可是書院卻不然。

去書院讀書的大多是有自己的想法的。

他們從書院學成之後有可能會選擇參加科舉考試從而入仕,當然也有可能放棄這個想法,從此做一個閒雲野鶴般的讀書人。

不怕人富有,就怕人有文化。

一群這些有文化的讀書人在天下游歷,時而聚集在一起探討一番學術問題,這真的是很叫人覺得發狂。

顯隆帝很清楚這一點,所以他在天下推行了路引制度。

反是離開原籍所在地去往別處遊歷的人,必須要手持路引才行。

沒有路引的人若是遭遇官府盤問提供不出有效的輔助證明證據的話,是很有可能會被直接丟入大獄中的。

這麼做也是為了震懾那些為所欲為的讀書人。

讀書人有各種各樣的想法,就會去胡思亂想。

若是他們本人胡思亂想倒也就罷了,偏偏他們會帶動其他人一起來胡思亂想。

這可就真的是要了親命了。

那些老百姓有什麼見識啊?

即便他們心中真的對朝廷有所不滿,最多也就是在背後都囔幾句,罵上幾句而已。

可是如果被那些壞心眼讀書人一番鼓弄,情況恐怕就會不同了。

這些讀書人會盡可能的描述朝廷的壞處,甚至會刻意的把這些缺點放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