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辰原木 作品

第六百二十一章懟天懟地


  孫吳走後,宴會反而陷入了沉寂,半晌後,岑文本大讚道:“這首詩當真太絕了!不過,縣公驚才豔豔,在下實在五體投地!”

  聞言,在場之人無不頜首。

  楊帆才華如此出眾,思維敏捷至此,在座之人誰敢不服?

  李恪卻滿臉無奈。

  本來還想通過孫吳拉攏江南士族的支持,看來泡湯了。

  不過,心頭卻沒有多少責怪。

  畢竟,一切都是孫吳挑起來的,這又能夠怪得了誰?

  雖然楊帆一點面子也不給孫氏,但楊帆確實沒有什麼過錯。

  更重要的是,交好楊帆絕對比交好孫氏更有前途。

  見到氣氛有些沉寂,李恪趕緊舉杯說道:“來來來,大家來乾一杯,為妹夫有如此佳作慶賀。”

  有李恪帶頭,剛剛想看楊帆笑話的人頓時迎聲附合,甚至不停有人向楊帆敬酒,場面一下子熱鬧了起來。

  楊帆卻微微搖頭,真以為喝一杯酒就成朋友了?

  真是扯蛋!

  正所謂道不同,不相為謀。

  剛剛想看自己笑話,這樣趨炎附勢的人怎麼可能深交?

  再次喝完一杯酒,楊帆站起身,衝一邊伺侯的人說道:“興致正濃,有酒豈能無詩,筆墨侍候!”

  此話一出,眾人皆驚,這傢伙還要作詩?

  李恪心裡一哆嗦,帶著哀求的語氣說道:“妹夫,此次主要是為你踐行,不作詩了吧?”

  雖然大唐是一個詩風盛行的時代,酒桌上作詩也比較盛行。

  可誰特麼知道楊帆這小子還會不會借詩罵誰?

  不過,大唐確實是一個開放的時代,極度強盛的國勢,高度發達的文化,最終凝練出韻律表達的藝術方式,造就了才華橫溢的詩人群體。

  酒桌、踏青是文人們是最能夠激發創作靈感的場所。

  且不管是清修之地,還是輕歌曼舞的娛樂園地,都會有詩人為之傾瀉才思。

  而作為宗教載體的佛寺,則更容易讓人從心靈感悟人生,從而迸發出靈感。

  一般文人雅士來到這裡,與世外高僧一起參禪悟道,就是為人生添加樂趣。

  不知多少詩人在此遊賞會友,交流心得,或聯袂賞花,或彼此吟詩,亦或桌前品茗,留下了不少千古名篇。

  大唐佛學盛行,文人們很喜歡將自己的文化訴求投向禪意濃郁的寺院之中。

  這也是為什麼大唐很喜歡在寺廟裡宴請賓客的原因。

  當楊帆一說筆墨侍候,李恪還沒來得及阻止,一旁服伺的僧人立即轉身出了大廳。

  片刻便捧回一套筆墨紙硯。

  看了看鋪好在桉臺上的宣紙,楊帆一手拿著毛筆,一手捧著滿是墨汁的硯臺,揮手便寫出了一首詩。

  紫陌紅塵拂面來,無人不道看花回。

  ….興教寺裡花千樹,盡是楊郎去後栽。

  一首劉禹錫諷刺趨炎赴勢的詩便顯現在了紙上,

  眾人紛紛站起圍了過來。

  只是看到詩以後所有人都瞠目結舌,呆若木雞!

  如果說剛剛那首《泊秦淮》是打孫氏的臉,那麼這首詩就是將所有人的臉都給打了,還是啪啪打腫的那種!

  畢竟,剛才大多數人想看楊帆的笑話,如今又討好,真是應了詩中的諷刺之意。

  可楊帆根本沒完,又是悶了一杯酒,轉身來到了一面白牆前。

  眾人無不驚諤,這是要在牆壁之上題詩?

  不過,眾人更害怕楊帆寫出什麼讓他們無地自容的詩。

  一旁的僧人也沒有阻止,興教寺是佛門聖地,等閒人若是想在牆壁或者其他什麼地方題詩,寺內當然是不允許的。

  無他,每日裡來來往往的文人騷客實在太多,若是任誰興致來了都能揮毫潑墨,寺廟每年豈不都要粉刷牆壁無數次?

  當然,楊帆絕對是個例外。

  且不說楊帆現在的爵位、官職都是顯赫一時,單單娶了兩名公主以及他在士林當中的地位與名聲,能夠在興教寺牆壁之上題詩,絕對是寺院天大的榮耀。

  畢竟,寺廟也想要越辦越好,越辦越大,這就好比後世的廣告。

  只要楊帆提詞,日後必然有文人騷客慕名而來欣賞楊帆的詩詞、字跡。

  這相當於給興教寺做了一次免費的推廣,這些僧人何樂而不為?

  當然,最主要的是,人家楊帆的字自成一派,就算拋開詩詞質量不說,單單只是字跡就不是興教寺能夠拒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