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辰原木 作品

第六百一十一章除夕諸事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

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此詩描寫了春節除舊迎新的景象。

一片爆竹聲送走了舊的一年,飲著醇美的屠蘇酒感受到了春天的氣息。

初升的太陽照耀著千家萬戶,家家門上的桃符都換成了新的。

這是一首寫古代迎接新年的即景之作,取材於民間習俗,敏感地攝取老百姓過春節時的典型素材。

此詩抓住有代表性的生活細節:點燃爆竹,飲屠蘇酒,換新桃符,充分表現出年節的歡樂氣氛,富有濃厚的生活氣息。

逢年遇節燃放爆竹,這種習俗古已有之,一直延續到後世,大唐當然也有這種習俗。

除夕又稱大年夜、除夕夜、除夜等,是歲末的最後一天夜晚,是華夏的傳統節日之一。

除,即去除之意;夕,指夜晚。歲末的最後一天稱為“歲除”,意為舊歲至此而除,另換新歲。

“除夕”是歲除之夜的意思,時值年尾的最後一個晚上,是除舊佈新、闔家團圓、祭祀祖先的日子。

與清明節、七月半、重陽節等時候是華夏民間傳統的祭祖大節。

除夕因常在農曆十二月廿九或三十日,故又稱該日為大年三十。

除夕與新歲首尾相連,謂之“歲窮月盡、挨年近晚”,是新一歲的前夕,是除舊迎新的重要時間交界點。

歲除之日,民間尤為重視,家家戶戶忙忙碌碌或清掃庭舍,除舊佈新,張燈結綵,迎祖宗回家過年,並以年糕、三牲飯菜及三茶五酒奉祀。

當天有祭祖、守歲、團圓飯、貼年紅、掛燈籠等習俗。

除夕在華夏人心中是具有特殊意義的,作為年尾最重要的日子,漂泊再遠的遊子也是要趕著回家去和家人團聚。

於是乎,在爆竹聲中辭舊歲,在煙花滿天中迎新春,成為了默許的規矩。

受文化的影響,除夕在後世也是世界各地華人華僑的傳統節日。

而今年的除夕有些特殊,除了燃放爆竹的熱鬧,楊帆在皇宮慶宴的表現也成為了長安城人人熱議的話題。

一夜之間,楊帆詩仙的名聲傳遍關中。

另一方面,楊帆一直惦記晉陽公主這個皇室璀璨小明珠的話題更是被傳得越來越邪乎!

畢竟,楊帆剛剛娶高陽和長樂兩個公主,如今還惦記晉陽小公主,他自然成為了男人的公敵。

但李二陛下一紙禁令讓楊帆過年期間不得踏出府門半步,讓很多人既羨慕又嫉妒!

要知道楊帆觸到了皇帝的大忌卻只受到如此輕微的懲罰,簡直是不可思議。

而事後認識到自己“錯誤”的楊帆自然乖乖的在家裡接受“懲罰”。

於是乎,有了“主心骨”的楊府今年的除夕分外熱鬧。

一大早,長安城裡家家戶戶的爆竹聲響成一片,過年的氣氛愈加濃烈。

雖然駿揚坊的鞭炮已經發明出來,但由於價格原因以及信息閉塞尚未普及。

所以,大多數平民百姓還是用火燒竹節使之爆裂發聲,以驅逐邪穢。

當然,可能爆竹即將成為喜慶之日最後的輝煌。

除夕早上,爆竹聲剛響起,楊帆便領著一眾僕人拎著一堆從作坊裡拿來的鞭炮來到大門口。

每個僕人用一根長長的竹竿挑起一串鞭炮,當點燃引線,火花便嗤嗤的燃燒起來。

緊接著,震耳欲聾的爆炸聲響便在楊府門前響起。

劇烈的聲響以及騰起的煙霧,讓整個長安城一下子沸騰了起來,紅色的鞭炮是渣子落了一地,整個楊府一片喜慶。

一群小孩一開始嚇得遠遠的,但是過了一會兒就不怕了,興奮的又碰又跳,央求著楊帆也要放鞭炮。

這時候的小孩可沒有後世的小孩那麼金貴,楊帆自然是滿口答應。

再說,鞭炮本來就應該是小孩子玩的,即使炸傷了也沒什麼大不了。

更何況,本來就應該鍛鍊小孩子的動手能力。

隨著噼裡啪啦的鞭炮聲不斷響起,不僅將府裡的家僕的小孩都炸了出來。

整條街附近的小孩都紛紛跑了出來,大人也紛紛探頭看熱鬧,也只有楊府才有這麼大的手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