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辰原木 作品

第五百四十二章頹敗

    尼瑪!

    這首詩絕對能流傳千古,若是寫給自己的就好了!

    許敬宗下意識的反覆唸叨著,嫉妒的眼神不時飄向陳學禮。

    按理說,他們兩人都屬於江南名士,許敬宗在大唐的名聲絕對要比陳學禮響亮得多。

    可此詩一出,兩人再比較,

    後世之人首先能夠記住的,定然是這個陳學禮。

    許敬宗作為秦府十八學士之一,自詡才學冠絕當世。

    雖然官位不及房玄齡、長孫無忌,名聲不如孔穎達、張玄素這些大儒。

    但許敬宗從不覺得自己弱於他人。

    可是現在看來,自己確實有點坐井觀天的意味。

    就像楊帆先前拋出的問題,作為大唐名士,你許敬宗可有拿得出手的作品?

    每每想到這個問題,許敬宗就羞愧難當。

    雖然自認為才華出眾,但無論如何也寫不出這樣的詩詞啊!

    可楊帆揮手之間就是三首,簡直是天授其才。

    想到自己居然傻乎乎的設計楊帆,設計的方面還是別人最拿手的。

    想到這兒,許敬宗就恨不得拿一塊豆腐撞上去死了算球。

    想起楊帆的這幾首詩,許敬宗一首一首的仔仔細細的品,越品越是絕望。

    之所以敢在一年前就設計楊帆抄襲,他就是相信楊帆年紀小、沒有閱歷,根本就寫不出來好的作品。

    當初在望月樓,楊帆留下《明月幾時有》這首詞就匆匆離去,一度讓許敬宗認為這是楊帆找人代寫的。

    所以,許敬宗才如此大膽把這首詞送到千里之外的黃賁手中。

    在他看來,《明月幾時有》這首詞是不是黃賁寫的沒關係,只要楊帆沒有辦法證明是他自己寫的那就足夠了。

    畢竟,只要模稜兩可往楊帆頭上扣上一個抄襲的罪名,那麼楊帆定會淪為眾人討伐的目標。

    即使楊帆再受皇帝信任,李二陛下也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韙,再派遣楊帆到江南開闢航道,也定會收回楊帆江南的封地。

    可現在一切都被楊帆攪和了!

    楊帆不僅知道自己秘密運輸武器鴿子,更一連做出兩首詩詞來闡述自己根本沒有抄襲的必要。

    況且,黃賁在楊帆的接連追問之下,自己暴露了馬腳。

    事情已經反轉,楊帆不僅證明了其沒有抄襲,還一連《陋室銘》這樣的千古名篇!

    現在誰還敢說楊帆沒有閱歷,寫不出好的詩詞。

    在場的人,誰敢說自己能夠在片刻之間寫出比他更好的?

    越想,心裡越堵,許敬宗面若死灰。

    黃賁因為承認抄襲誣陷楊帆,已經惹惱了皇帝,如今還在外面打板子!

    黃賁被打死了還好,若不被打死,一旦把他供出來,後果簡直不堪設想!

    許敬宗幾乎可以想象隨之而來的打擊是何等恐怖。

    要知道,他許敬宗可不是孤身一人,他出身於揚州許氏!

    父親可是前隨禮部侍郎,他們許家也算是江南士族。

    只是可惜,自從宇文化及造反,父親許善心被殺,許氏開始沒落了。

    除了尚保留著詩書傳家的傳統,他許敬宗薄有名聲之外,影響力已經衰弱到了谷底!

    要不是皇帝對許章之死心存愧疚,他許敬宗不知道要什麼時候才能當上黃門侍郎。

    可現在,一旦暴露,許氏僅存的清譽都要玷汙了!

    一個真正世家大族的立身之本,除了敵國的財富,還必須有清廉守正、不可詆譭的名譽!

    只要名聲尚在,無論家族怎樣衰落,一旦有驚才絕豔之後背誕生,必然趁勢而興,如同乘風而起!

    可若是自己的計劃暴露,把名聲敗壞了,那他許家將徹底沒落,再無崛起的機會。

    此時許敬宗後悔了!

    他本想借江南士族共同對抗皇帝之際,把這個計策獻出來,將楊帆打擊得身敗名裂,以此來得到江南士族的感恩和承諾。

    但現在,一切的希望都變成了噩夢。

    如果搞不好,這次反而要親自斷絕了許氏振興的希望。

    不過,李二陛下倒懶得理他!

    因為皇帝也被楊帆真真正正的震撼到了!

    雖然知道這小子有些才華,卻無法想象這小子居然才華橫溢至這般地步!

    放眼大唐,那個文人士子能有這般才華,隨手便寫出這麼多驚才絕豔的詩詞,還讓不讓人活了?

    那些名揚天下的大儒見到,那還不羞愧欲死?

    也許此時許敬宗的心情就是這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