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天下雨 作品

第七百五十章 搶功的騎兵

承順二十八年五月,楚軍第二騎兵軍兩萬多騎以及一路上投奔過來的幾支哈薩克部落所派遣的一萬多騎兵兵臨突厥斯坦城下。

城內的哈薩克人恐慌無比!

五月十三日,楚軍針對此城發動了進攻,不過這一次的進攻都是第二騎兵軍在外圍獨佔以及提供火炮支援,進攻的主力還是那些投奔過來的哈薩克人。

這不是楚軍偷懶故意送附庸軍去送死,而是楚軍用來攻城的主力部隊,也就是第二步兵師以及一個獨立炮兵團都還在路上呢。

而楚軍第二騎兵軍的將領們,可沒想過靠著自己隨軍攜帶的那點六十五毫米野戰炮和九十毫米野戰炮去強行攻城。

沒那必要!

等十天半個月步炮部隊抵達後再攻城也不遲,至於現在的進攻,只是試探性進攻而已,在步兵和炮兵抵達之前,先把城內的虛實給摸清楚,然後等步兵和炮兵抵達後,爭取一戰而下。

但是出乎楚軍將領預料的是,不知道是投奔過來的哈薩克人戰鬥力太兇勐,還是城內守軍戰鬥力太渣。

這一攻城竟然還真是把突厥斯坦城給拿了下來。

說實話,這讓楚軍的將領們很不習慣……因為在他們看來,攻城嘛,那必須是非常嚴肅的,己方少說也要拉上百來門火炮,其中至少還得有十幾二十門的大口徑火炮。

這樣攻城的時候,才有充足的火力支援,打起來才像話!

然而這些哈薩克人呢,只在己方提供了二十多門騎兵炮的火力支援下,竟然就拿下了城池!

而且戰術戰法也是看起來古老的很……進攻一方的哈薩克人竟然還是用身披盔甲的步兵,扛著長梯發起衝鋒,後方還有一票人用弓箭提供支援,最終依靠肉搏戰殺上城頭,經過了一番血戰後才佔據了城頭。

說實話,這種以重甲步兵為核心玩城頭近身廝殺的攻城方式,楚軍已經至少二十年都沒有玩過了,更不會想到都啥年代了,竟然還會有人這麼玩攻城,以至於很多楚軍將領觀戰的時候都看愣了……

在預料之外,投誠的一萬多哈薩克人乾淨利索的拿下了突厥斯坦城……在後方帶著第二步兵師冒著風沙趕路的第二步兵師師長何景山陸軍少將聽聞這個消息後,氣的破口大罵,說前頭的第二騎兵軍不講武德,竟然敢跟他搶功勞!

明明戰前都說好了……嗯,各種利益和戰功都分配好了,兩個騎兵軍負責野戰,攻城的事則是第二步兵師來。

結果第二騎兵軍不講武德,直接攻城搶功勞,他何景山自然是很不爽的。

氣急敗壞的何景山,還手書一封直接告狀到了集團軍司令部那邊,說第二集團軍那邊違背了作戰計劃,不聽從命令云云。

人家第二騎兵軍的軍長杜茂師中將也是覺得冤枉……我哪有攻城……我就是輕輕的派人去試探了一番,是為了給你們第二步兵師做火力偵查的。

甚至我都沒有讓第二騎兵軍的本部騎兵下馬步戰攻城,只提供了區區二十來門騎兵炮,試探進攻的步戰都是投誠過來的一萬多哈薩克打的。

但是鬼知道對面這麼不經打,一波試探進攻而已,對面就直接跪了。

這能怪我?

因為這事,騎兵和步兵乃至炮兵方面還起了不小的爭執,口水仗一直打到集團軍司令部,甚至都引起了金陵城內步兵將領和炮兵將領,聯手對騎兵將領進行了一番討伐。



陸軍內部的三大兵種的將領們,因為這事可是沒少吵架。

但是這些後來的陸軍內部爭吵,卻沒有影響到哈薩克方向的戰爭進度。

拿下了突厥斯坦城後,楚軍主力沿著錫爾河繼續西進,同時分兵一部分南下塔什干。

這一次第二步兵師方面,說什麼也不讓騎兵打頭陣了,而是自己幹了上去。

塔什干的哈薩克守軍雖然也有幾千人,但絕對不會是第二步兵師的對手,於是乎承順二十八年六月十三日,楚軍第二步兵師攻克了塔什干,隨後迅速控制了周邊地區。

六月二十七日,沿著錫爾河西進的第二騎兵軍擊潰哈薩克西部十幾個大小部落所組成的四萬騎兵聯軍,殲滅了哈薩克汗國裡最後的一直大規模的有組織抵抗力量。

這一戰,也算是徹底粉碎了當地土著的抵抗,緊接著眾多的當地土著部落要麼向西逃亡,要麼就地投降歸順。

七月,大楚帝國正式設立兩河省,巡撫駐地為土耳城(土耳克斯坦、突厥斯坦城);一同設立的還有鄂畢河省,巡撫駐地為託博城(後世秋明州一帶),原來的大片哈薩克汗國所統治的草原以及南部地區,北部加入了鄂畢河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