貓疲 作品

第八百二十八章 世情

“一旦失去人群相互依靠和制約的秩序,社會體系馬上就會崩解,變成弱肉強食和朝不保夕、人人自危的蠻荒混沌狀態;這也是許多饑荒、天災中,官府維繫不力,造成的流民潮和動盪的視源。”

“除此之外,社會的另一大特性,就是始終在向前發展;也就是持續更新換代的需求。從遠古的茹毛飲血,到現今的衣冠倫理;就是社會持續發展和進步的結果;雖有過短暫倒退但終不可逆轉。”

“所以啊,婉兒,”說到這裡江畋頓了頓,低頭喝口她奉上的茶湯道:“如果有人宣稱要克己復禮,那可以敬他或是個潔身自好的君子,但若想要鼓吹王政復古,那就要警惕其中的野心家之流。”

“因為,這世上就算是最為卑微的斗升小民,也沒有人希望迴歸到成百上千年前,那種刀耕火種、獸衣穴居的古典時代中去了。但凡如此宣揚,要麼是讀書不求甚解,直接讀成教條刻板的傻子。”

“要麼就是想要籍此掀起紛爭和動亂,然後,從中為自己牟利的苟且小人,或是暗藏禍心的野心家;要麼敬而遠之,要麼就儘快狠手弄死之;千萬不要與之糾纏,不然反就遂了彼輩的盜名欺世。”

“好吧,看來沒有親身的經歷,你也理解不了太多,”江畋又看著表情越發茫然,隱隱變成蚊香眼的女孩兒,好笑道:“接下來,就該說到社會階層和階級性了;社會中只要有分工就會有階層。”

“就好比有的人種田,有的人做工,有的人經商,有的人當官,還有的人領軍打戰;雖然社會體系中分工不同,但是長年累月自然形成三六九等的階層,由此自上而下壓迫和榨取,又構成階級。”

“宛如一座上尖下寬的巨塔,最上層被稱為統治階層;最下面是壓迫最重的小民。這也是絕大多數封建王朝,尤其是中央集權的國度,最常見的一種統治形態;所以,這就說到本朝的五民之分。”

“官士農工商,官者最貴,因為它是維繫王朝統治的,官僚體系和軍隊構成的主要成分;算是身為天下之主的帝王,將權威與意志伸入地方的代行者;士者其次,廣義上包括廣大將士和讀書人。”

“狹義上則是讀書有成的學子、士家,也是廣大官僚機構的潛在候補和新血的來源。然後是農,也是佔據了億萬百姓中絕大多數的存在;因為他們承當的徭役賦稅,才支撐起王朝內外一應所需。”

“因為他們數量之多,足以成為國家的基石;且極為堅忍,只要微薄所需就能滿足;但他們的小門小戶,同樣也是最為脆弱,很容易受到天災人禍的影響;賣兒賣女、破家流離、乃至易子相食。”

“因此朝廷一旦忽略和慢待之,連最後一點勉強苟活的機會,都求之不得,那也自然會遭到最為慘烈的反噬,自此進入不可逆的改朝換代、治亂循環。就連最高貴、最為顯赫的門第也不得保全。”

“所以農民階層,從古至今都是上位者,需要謹慎再三對待的群體;而位列五民第三;而代表手工業者和商人的後兩者,則是從這些農民中,自然分化出來的社會階層,代表了社會發展的需要。”

“手工業者,能夠將田土礦山所產的原料,加工成更加適合和方便使用的,日常衣食起居器物工具所需;因此,大內有內府局,東宮有內造院,地方上有鐵監、錢監;有民家的酒醬、織染作坊。”

“而商人者位居其末,實因為他既不事田土生產,也不能通過加工增值,只是低改高賣的往來販售取利;雖然也變相的促進了物產流通,活躍了社會商品經濟。但價值在現今社會體系中最低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