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之宮 作品

第三千三百六十九章徵用

 點燈人和杜蘭呆在一個房間下,杜蘭微笑地對他說道:“所以你是隨波逐流,但又無法拋棄良知,最後選擇逃避。既然知道不對,為什麼不去對抗,反而只是逃避呢?”

 點燈人也不知道,原著中他幫助休尹潛入沃特公司去救星光,站在超級七人隊的浮凋前自我了斷。

 本來說好轉為汙點證人的,可是看到浮凋之後,他再次選擇了逃避。或許是他知道自己無法對抗超級七人隊,想到了自己的把柄。同時又想到自己的良知,最後在良知和把柄的糾結下,選擇了自我毀滅。

 人間不值得。

 逃避性格很常見,屬於想得很好,一實踐就拉跨。

 理想和實踐是完全兩個概念,想得再好,實踐也是千難萬阻,點燈人想要貫徹良知,可實現的難度太高了,一旦理想和現實對抗,就會有逃避的人選擇自我了斷。

 明知道困難還要一步一步實踐的人是非常堅強的。

 很多哲學家,思想很絢爛,但生活一塌湖塗,最後就自殺了。

 點燈人想要落實自己的良知,可面對不可撼動的超級七人隊,最終選擇放棄。

 點燈人看著杜蘭,也不知道對方是什麼意思,好像很瞭解自己的樣子,他現在還在接受良知的拷問,良知告訴他應該去努力一下,哪怕前路艱難,也應該砥礪前行。但等到真正遇到超級七人隊的時候,他還是會害怕。如果他的良知真的那麼堅強的話,當初也不會放火了。

 可謂是看到牛流淚就覺得牛可憐,看到羊流淚就是羊可憐,最後是左右為難,怎麼做感覺都不行,所以直接選擇自我毀滅。

 實踐的時候真的很難,需要隨機應變,而且一個步驟錯了,就可能需要重頭再來,甚至可能一蹶不振。實踐真的是充滿了風險,不斷支付代價,甚至最後自己死了都沒有實踐成功。所以要相信志同道合的人會繼續實踐,最終會成功,成功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

 擁有這樣的實踐能力,基本就是了不起的人了,點燈人顯然沒有這樣的勇氣和毅力,屬於普通人,有良知,但實踐遇到困難就會動搖,最終左右為難,無法知行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