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0章火燒柏林

  迪斯雷利當上首相後,告訴朋友說:“是的,我已經爬到了中油膩膩的杆子的頂端。”

  然而正如迪斯雷利的經歷一樣充分表明,成功的同化恰恰對猶太社區構成為了威脅,如果猶太人都效仿迪斯雷利的榜樣,那麼所有人都不在成其猶太人。

  結果隨著移民和同化過程的加速,猶太人的同化面臨不少阻力。新興的猶太民-族主義(猶太復-國主義),一開始就是本土化的,後來成為在政治上的,融入到了歐洲範圍的民-族主義浪-潮之中。

  猶太民族主-義的動力源自於猶太的特殊經歷所帶來的種種憂慮,猶太人與歐洲其他國家的民族主義相比,猶太人政治復-國主義的主要不同之處在於,猶太人復-國的神聖國土位於歐洲疆域之外,除此之外,政-治猶太復-國主義形成了不切實際的成果。

  到了1860年代,猶太殖民者第一次嘗試前往奧斯曼帝國的巴-le-斯-tan,這標誌著政治猶太-復-國主義的開端。

  1870年,一個猶太殖民者團體“耶-路撒-冷之友”得到了羅斯柴爾德家族第二代唯一倖存人法蘭西金融-大亨埃蒙德.羅斯柴爾德男爵的財政支持。陮

  兩年後的1872年,在荷蘭歐洲領土上的前首都鹿特丹召開首屆猶太殖-民者聯合大會。

  1876年,在荷蘭遠東澳大利亞大陸的第一大城市悉尼成立了統一的“世界猶太人復-國主-義組織”,這一運動的發起者大多數具有獨-立傾向的波蘭拉比。如索恩的澤維.赫爾什.卡里舍爾和比亞韋爾斯托克的塞姆爾.莫赫萊維爾。

  不過最終世界猶太復-國主義組-織的領導權力落入了德國出生並且是德國國籍的,《柏林日報》新聞記者西奧多.赫澤爾為首的激-進主義分子手中。

  但同時,科隆銀行家大衛.沃爾夫森和曼徹斯特大學的化學家錢姆.魏茲曼這樣的人都成為各自一方首領。

  如果有心人注意。即可以發現,這三人都在不同的國家,前者赫澤爾在德國,後面的科隆沃爾夫森在法國,魏茲曼在英國。

  這三人都是這三個大國這些年推出來的人選,表明這些國家都在是各自國內的猶太人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