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鼠和大米 作品

第825章英國求和解?

  該報之後報道,針對南美聯盟彷彿渲染所謂的“英國挑戰”,英國外交大臣格蘭維爾1880年10月10日表示,“英國是世界各國的合作伙伴,包括荷蘭,而不是挑戰”

  格蘭維爾強調,南美聯盟一面聲稱其作為區域性、防禦性聯盟的定位沒有變化,一面不斷突破傳統防區和領域,不斷加強與太平洋國家和北歐國家的安全聯繫,有關動向英引起地區國家高度警惕。

  他還強硬的說,南美聯盟應該放棄針對英國的陣營對抗思維,為南美洲、全美洲和乃至世界的安全穩定多做一些有利的事情,希望當地美洲地區國家堅守美洲合作自主國防的正道,為維護和促進世界和平穩定與發展發揮建設性-作用。

  最後,這位英國外交領域最高的官員表示,英國不排除跟荷蘭進行談判,為兩國的關係進行更緩和,但是前提是荷蘭必須放棄針對英國逐漸陣營,並放棄損害英國的利益為先。

  當英國的外交大臣這番話出來後,就引發了世界各國的關注。

  前面強硬的批評荷蘭組建的南美聯盟的威脅,最後一轉彎,表示願意和解,這顯然出乎不少人的預料。

  甚至不少人已經瞎猜的道,英國一向吃硬不吃軟。

  面對強硬的荷蘭,英國終究還是變軟了。

  對於格蘭維爾的所謂先決條件,更是引發了不少的嘲諷。

  其中,荷蘭外交部發言人更是利用嘴-炮直接隔空反問英國道:

  “格萊維爾大臣叫荷蘭不要損害英國的利益為條件?

  英國的利益在那裡,荷蘭的利益如果在裡面,這難道是叫荷蘭放棄利益,成全英國的利益不成?

  這就是和解的態度嗎?

  還有,英國叫荷蘭不要組建陣營對抗英國?擺脫,我們組建的是安全團隊,是一個保護成員國的團隊,我們不是為了對抗英國好而組建它不好?

  如果是是這樣的話,那還不如直接叫做‘反英聯盟’不是更貼切一點嗎?

  這位火力全開的荷蘭外交部發言人更是嘲諷的反問說:“荷蘭過去上百年來發動的戰爭都是以防衛自身安全為主,特別是比利時當年英生生的從荷蘭身上被割出去,相信各國的歷史學家應該都知道這50年前發生的主要原因。就是因為當時荷蘭的國力在17世紀末和18世紀中之前跟英國三次海戰前二勝後一負失敗後,荷蘭被英國取而代之,成為北大西洋海上霸主,吸收了荷蘭的精髓,很快在18世紀末跟西班牙海戰勝利取而代之成為全球海上霸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