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鼠和大米 作品

第326章《謝爾曼反托拉斯法》出爐

    1867年10月6日,荷蘭國內出現了社會底層人士上街表態不滿大企業的壟斷行為,波及的的範圍不僅在本土,還在遠東地區也出現。據統計,人數超過100萬人。

    隨著荷蘭的消息傳出,歐美各國都出現了不同程度規模的上街示威行動,他們都打著不滿大企業壟斷標題,要求政府制約他們的行為,還大家一個公平公正的社會。

    其中,英國和法蘭西帝國人口都超過500萬人。

    其中單單是巴黎和倫敦,都在百萬人以上。

    可見,荷蘭引發的底層認人士統一發出心聲的舉動,令世界都同步了。

    各國的大企業紛紛埋怨荷蘭的時候,各國也對荷蘭發生的一切心慌無比,特別是英國的迪斯雷利首相和法國的奧利維耶的內閣政府。示威的規模太大了, 讓場面一度進入了失控的邊緣。

    這兩國都是提倡自由、不加管控交易的, 工業品和農業品價格被大企業抄底後推高價格是常有的事,低層苦不堪言。

    可是一直以來都由政府包庇, 因此民間底層有苦難言。荷蘭發生的一切正好是一導火索,乾柴烈火,瞬間就點燃了,而且火勢兇猛。

    不過這兩國還是死命的堅持著,因為是大企業的影響力,讓英法兩國高層都不敢隨便亂動,因為這些企業已經成為了參天大樹,動了他們的蛋糕,會對政府造成反噬,傷及國本。

    不過,真的頂得住嗎?

    1867年10月15日,荷蘭最大的壟斷企業,威廉四世掌控的威廉集團宣佈分解成為多哥公司,不再一個整體出現。

    威廉塑膠公司、威廉槍械公司、威廉軍艦公司、威廉鋼鐵公司和威廉煤礦公司、威廉創新公司......等等一系列子公司正式成了單獨的個體公司。

    這個消息一出,震驚了荷蘭乃至整個歐美。因為威廉集團幾乎佔據了賀荷蘭各行各業幾乎3成以上的產能。

    甚至在軍火配件供應商上,更是達到了6成,這樣的一個巨無霸,竟然說分解就分解,這讓大家都知道,這次荷蘭政府將會在面對民間社會不滿中,作出怎樣的解決方案。

    畢竟,威廉四世佔據著該集團50%以上的股份,其他的股份大部分落入原來荷蘭東印度公司的架子上的十七人董事會掌握著25%,剩餘的25%由荷蘭其他財團或者大亨入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