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鼠和大米 作品

第188章北美洲風暴襲向歐洲

    也是繼1853年-1856年沙俄帝國與奧斯曼帝國、大英帝國、法蘭西帝國和撒丁王國(1860年後伊曼紐爾二世改為意大利王國)組成的聯軍在主場克里米亞半島、高加索地區、巴爾幹半島、黑海、波羅的海白海、近東等地打起的克里米亞戰爭10年以後,最大的一次歐洲多國戰爭。

    雖然跟跟克里米亞戰爭中,沙俄帝國一方損失了52.2萬人。

    聯盟一方的奧斯曼帝國9.6萬人、法蘭西9.5萬人、大英帝國10.2萬人、撒丁王國1.8萬人、希臘軍團1000人相比,在總數上的損失上似乎沒法比。

    但是這次丹麥和德意志邦聯在內的雙方都超過了10萬以上,雖然只是克里米亞戰爭的三分之一。

    但是要知道,克里米亞是在東歐偏僻的地方,而丹麥和德意志邦聯各國的戰爭則是在歐洲近乎心臟地帶中西歐,因此讓歐洲各國更加感受到了戰爭的鄰近。

    克里米亞戰爭後,使得沙俄跟當初拿破崙發動戰爭戰敗後的法蘭西一樣,被歐洲各國孤立,經過十年後才令沙俄慢慢的恢復了跟各國的關係,這次丹德戰爭卻是由於參戰國德意志邦聯一方國家眾多,自然不會被抵制孤立了。

    而丹麥又由於跟荷、英、俄、瑞剛剛聯姻,自然不會成為鼓勵的對象因此大家驚愕的發現,隨著這兩份文件上得到了可各國的確認,各國似乎像沒發生過戰爭一般,又恢復了以往的生活了。

    不過只有威廉四世知道,這只是表面上的而已,私底下,卻是暴風雨來臨前的平靜無波而已。

    普魯士王國俾斯麥和威廉一世的德意志統一計劃,通過這場戰爭賣出啦實際的第一步,然而,接下來的“戰利品”的分配,奧普將會面臨德意志邦聯各國的質疑之聲,兩國之間的分配不均爭吵都會是接下里的一場場大戲上演。

    而長期的圍繞的德意志邦聯主導權之爭雖然在這次戰爭中被掩蓋了,但是這次戰爭的奧地利損失遠超普魯士的結果,卻是令德意志邦聯內部的輿論上,普魯士更加的受到各國敬重。

    這又將會使得主導權爭奪戰明爭暗鬥增加更多新的摩擦,甚至因為石勒蘇益格和荷爾斯泰因其他各國對奧普的分配不滿,更加會助長這把火焰的燃燒,兩國將因此而摩擦激化。

    將這對在德丹戰爭中並肩作戰的同種族裔盟友帶到了分道揚鑣的路口,並最終讓他們在促進同意的戰場上重新相遇。

    威廉四世自言自語的道:“歷史上,普丹戰爭後的7年內,普魯士陸續在後面動了跟奧地利以及法蘭西的戰爭,最終吧奧一腳踢出了德意志邦聯使得普魯士一統德意志,之後在1871年更是在打敗法蘭西后,在巴黎宣佈成立德意志帝國。”

    真正的打破了歐洲的大國政治原有格局,歐洲再次擁有一個新的帝國強勢崛起。

    自此之後,德意志帝國開始了近70年的崛起又被打敗又再崛起的強國道路,堪稱是歷史上一個鮮明小國逆襲之旅。

    只可惜,一次次的戰爭使得這個國家遍體鱗傷,更是‘回饋般的,使得周圍的各國也如他們一樣遍地戰火,生靈塗炭。

    不過這就是歐洲如今直至未來幾十年、上百年的現實,沒有武力的保護,一切都是被屠宰的對象,歐洲就只有英國因為孤懸海外,因此本土很少遭遇到戰火的襲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