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鼠和大米 作品

第182章各懷鬼胎的奧普聯盟

    “明眼人都看得出,俾斯麥這是不想給丹麥有機會撤銷。

    他倒是希望戰爭,因為他需要戰爭贏得威望。”

    這是許多歐洲歷史專家在未來的時候,專門度這次石勒蘇益格戰爭研究的時候,對俾斯麥的的動機提出了見解。

    他還要測試沒有預先得到的議會授權,就已經逐漸建立了一直有普魯士陸軍大臣羅安改革的新式普魯士軍隊,他要對普魯士國王和普魯士人證實,這支軍隊的價值有多大。

    現在的普奧軍隊無所事事的待在易北河畔,展示滿足與觀察另一個德意志在尋求解決方法時,全歐洲的眾目睽睽之下的出乖賣醜。

    8月20 日,普奧兩國對丹麥發出了最後的通牒,廢除《十一月憲法》並撤離石勒蘇益格,但是丹麥王國於8月21日晚上就以書面的形式拒絕了。

    在哥本哈根,普魯士特使赫爾曼.巴蘭、奧地利特使阿道夫.費爾薩赫在和丹麥議長兼外交大臣卡爾.克里斯蒂安.梅克會面時,發出了撤回《十一月憲法》的最後呼籲。

    他們的結論是,如果單賣不遵守這一要求,那麼兩個德意志大國將有義務利用其掌握的手段來恢復現狀,並保障石勒蘇益格公爵領的合法權利。兩國的這兩位特使雖然未正式的的得到認可,但在這個事件中代表各自的政府,任務如今失敗了,於是很快的就離開了哥本哈根。

    蒙拉德與克里斯蒂安九世都很無奈,其實他們現在想撤銷,但是基礎不行啊,因此丹麥實際上選擇拒絕了這一要求。

    所以才會在最終以書面形式拒絕兩國的無理要求。丹麥正式拒絕後,奧地利特使馮.布倫納先離開了哥本哈根額,而普魯士特使則是在兩天離開。

    而在柏林的俾斯麥察覺到了確保奧地利合作的時機已到了。

    因此在新的8月下旬的第一週年開始,俾斯麥向奧地利奧地利駐普大使卡洛伊建議正式結盟。

    在維也納,奧地利外交大臣雷希貝格聞到這個消息感到高興。

    他以為這樣的一個聯盟會阻止俾斯麥改變政治方針去支持奧古斯滕堡。

    雷希貝格建議兩國在盟約中,擺正只有雙方咋一致同意的情況下,才可以放棄倫敦議定書的規定。

    這樣精確的規定又不符合俾斯麥的而意圖,於是俾斯麥的告訴這位這位奧地利外交大臣,他的過往威廉一世絕不會抱著倫敦議定書不妨,並建議這個聯盟質保虧以下內容:如果因為石勒蘇益格-荷爾斯泰因問題開戰,這兩個公國的前途只應通過奧普兩國商量決定。

    俾斯麥的強勢以及奧地利的弱勢,就此形成了,因為奧地利最終接受了俾斯麥的這個說法。奧地利對這兩個公國心動了,因為俾斯麥的意思很明白了,這兩個公國,我們可以分食,但不可讓德意志邦聯其他國家染指,這是代表奧地利也可以分一塊領土。

    當這個普魯士的想法傳回維也納的時候,約瑟夫一世和雷納。斐迪南大公最終願意接受普魯士的盟約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