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憂慮的丹麥

    “丹麥如今情況不妙,普魯士在石勒蘇益格和荷爾斯泰因已經完成了滲透,特別是普魯士首相俾斯麥,他利用德意志邦聯內不少人的對丹麥統治荷爾斯泰因的心理,煽動民族dui立,已經成了一定的氣候。”

    托爾貝克道。

    石勒蘇益格和荷爾斯泰因位於丹麥和易北河之間,瀕臨大西洋上的北海和波羅的海,具有十分重要的經濟地位和戰略地位,德意志聯邦中的普魯士王國隨著逐漸蠶食了漢諾威的領土,已經連接上了日德蘭半島邊緣。

    隨著普魯士王國內的容克地主和資產階級早就對該地垂涎三尺,

    這原本就是兩個小公國,長期以來都是從屬國王,不錯,只屬於國王,不屬於王國,而且這兩個小公國有自己的一回合行政機構,且不願意和丹麥合併。

    威廉四世記得,1815年的維也納會議,肯定這兩個公國的地位現狀,甚至還把勞恩堡小公國併入了丹麥國王的版圖中。

    不過正是因為這樣,丹麥才被德意志邦聯不少人記恨,因為荷爾斯泰因和勞恩堡這兩個地方,德意志邦聯成員族裔佔據絕大多數人口,他們一直都是神聖羅馬帝國的一部分,按照維也納會議規定,他們也是德意志邦聯的成員,而丹麥國王作為荷爾斯泰因的統治之和,自然也被承認是德意志邦聯成員。不過丹麥王國不是。

    不過,與之相反的,在石勒蘇益格,居民卻絕大多數是丹麥人,雖然這個公國的南部也像荷爾斯泰因一樣,被普魯士在內德意志邦聯成員給同化了,石勒蘇益格不是德意志邦聯成員,它只是丹麥的采邑。

    本來丹麥現任國王弗蘭德里克七世也同意荷爾斯泰因加入德意志邦聯,石勒蘇益格徹底加入丹麥這個方案的,可是

    1460年的裡伯條約規定,石勒蘇益格和荷爾斯泰因永遠不分家,令情況早已經法更為複雜化

    從19世紀的40年代末開始,丹麥就開始了民族運動爭取是這兩個公國完全併入丹麥,這種傾向在德意志邦聯引起了強烈的反響,反抗丹麥的侵入甚至一度成為整個德意志邦聯共同的聲音,戰鬥的號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