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子尚德 作品

632 城市套路深

  所謂“需求造就了發明”,就是老農民們深深知道當農民的苦,他們強烈渴望自己的後代子女不要像祖輩這樣面朝黃土背朝天地辛苦勞作。

  討論群五六三七四三六七五

  渴望自己的子女能夠跳出農門,變成城裡人,有一個相對體面的身份,有一份相對舒適的工作。

  而那些發明賣戶口、賣合同工的人,就是利用了農民們不惜一切代價為孩子掙個好前程的心理。

  讓很多農民不惜血本,花光多年來辛辛苦苦積攢下的血汗錢,用來買戶口,買合同工。

  可是到頭來,他們會發現買來的戶口和合同工,其實不過是個正大光明的騙局。

  直鉤釣魚,願者上鉤。

  很明顯,二叔現在已經被釣了,但他並不願意直面這個現實。

  或者說,剛剛給全家買了戶口,給惠燕買了合同工,二叔還沉浸在巨大的滿足當中。

  還沒意識到這其實是個騙局。

  即使大侄子剛剛做出的提醒,二叔十分不願意聽。

  他不願面對繡品廠有一天也會倒閉的可能。

  口口伍陸彡74彡陸7伍

  甚至相當堅定地認為,即使繡品廠倒閉,但是因為有合同在,勞動局也會給惠燕另外安排工作。

  反正,所謂的“勞動局備案的合同”,在二叔看來那就是勞動局給出的“丹書鐵券”。

  簽了這類合同的工人,她們的工作從此就有了勞動局的保障。

  多麼樸素的認知,多麼一廂情願的信仰啊!

  大倉說道:“二叔,你覺得簽了勞動局備案的合同,勞動局就會一直負責惠燕的工作嗎?”

  “那當然了。”二叔說道,“勞動局是什麼單位?那是國家機關。

  別說是國家機關,就是跟個人籤個合同,你也不敢違約。

  違約就是犯法了。

  勞動局備案了,到時候如果惠燕的工作出問題,勞動局能不管嗎?”

  大倉簡直有些無語了。

  討論群伍陸彡74彡陸7伍

  自己的二叔,自己從小當父親一樣崇拜、依靠的人,沒想到居然還有如此幼稚的一面。

  而且說起來,二叔在梁家河村,那也屬於出類拔萃的能人了。

  從一開始他趕集當皮匠,就比死趴趴只知道種地的人強不少。

  日子過得在村裡也算富裕。

  總體來說,算是村裡出頭露面的能人。

  可是一旦到了城裡,這腦筋就有點跟不上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