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子尚德 作品

244 有手就行

    難道這就是傳說中的,哪壺不開提哪壺?

    明明老孫不喜歡聽木匠啊,大廚啊這些字眼,這個小梁還說開沒完了。

    難道你就不能說說南山上還有兩隻螞蚱,這都快冬天了為什麼還沒凍死?

    或者蛐蛐兒為什麼就能過冬呢?

    小梁繼續說道:

    “我就在縣城轉了轉,發現了一個問題。

    這個樣式的大衣櫥興起來了,可是,給大衣櫥配套的大鏡子,在縣城居然只有一家乾的。

    至於咱們下邊鄉鎮,要想興起這種大衣櫥,很難。

    關鍵就是每一個廚子的大小不固定,做好了廚子,再去定製鏡子。

    要是還得跑去縣城,再說鏡子又那麼易碎,不好往回運。

    我就想,要是咱們鎮上也有一家玻璃店就好了。”

    孫延成聞言,眼皮抬了抬。

    他似乎猜到小梁要說什麼了。

    果然,小梁又往前探探腦袋:“老孫,你為什麼不在鎮上開一家玻璃店呢?”

    通過小梁剛才的介紹,老孫也能聽得出來,如果在鎮上開一家玻璃店的話,那可是“蠍子拉屎,獨一份”。

    現在人的生活開始變好了,就是農村結婚的,幾乎都要有大衣櫥。

    甚至有錢的人家,不是結婚也要添置新傢俱。

    還有蓋了新房子的,也要添置大衣櫥。

    其他的廚子更不用說,越來越多的人家都在用上新傢俱了。

    那些從生產隊裡解放出來的木匠們,現在的活兒都排得滿滿的。

    也就是說,木匠們有很多。

    玻璃店卻是隻有一家。

    會是個什麼概念?

    孫延成一下子來了精神。

    當然,並沒有哈哈大笑,從炕上一躍而起。

    畢竟他是個老木匠,算是在木器廠幹了半輩子,到現在為止,除了練練武,他也就懂木匠活。

    所謂隔行如隔山,他對於開玻璃店可是一竅不通。

    而且他也見過縣城剛興起的大衣櫥,好幾個花樣呢。

    有的就像小梁說的,三大扇改成中間那一扇固定,鑲上一個大鏡子。

    而有的櫥門子改成好幾個,一邊鑲鏡子,還有另一邊鑲的帶風景畫的玻璃,相當漂亮。

    這年頭玻璃雖然不是很稀罕,不會像唐朝那樣大臣的夫人腰裡懸掛玉佩,長孫皇后腰裡掛著塊玻璃。

    還以為長孫掛著的是無價之寶。

    但是,對於鏡子,還有帶風景畫的玻璃,在老孫看來那都是大城市裡,大工廠生產出來的。

    要在鎮上開一個這樣的店,第一,投資肯定海了去了。

    第二,那樣的店,需要的工藝肯定十分高級,不是自己一個土埋半截的老木匠能夠掌握得了的。

    “要是有能力,在鎮上開一個那樣的店,肯定好。”老孫嘟嘟囔囔地說,“不過一般人可幹不了。”

    “你又不是一般人,怎麼幹不了。”小梁笑道:

    “所有的工藝,我在縣城都學會了,簡單得很,一教就會。

    我覺得,你就開這個店吧。

    如果在夏山開一個總店,其他每個鄉鎮開一個分店的話,我現在還算不出你能掙多少錢。

    不過就算在咱鎮上開一個店,一年掙個一萬兩萬的不成問題。”

    啊!

    老孫大吃一驚,差點從炕上一躍而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