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子尚德 作品

246 沒有皮哪有臉

    用特殊顏料印刷成畫。

    你買這種畫回來,在上面刷一層水膠,平整粘在玻璃上。

    等稍微幹了以後,再把紙從玻璃上揭下來,顏料就全部留在玻璃上了。

    效果就像在玻璃上印刷一樣,特別好,還特別省勁。”

    “現在的東西真是太先進了!”孫延成驚叫起來:

    “有這麼好的東西,我還用的著一筆一劃地去描了?

    你趕緊把移畫給我弄來啊!”

    “現在弄不來,咱們這裡沒有,我知道外地有賣的,等過兩天我出去送貨的時候,給你捎回來,你現在還是手工畫就行,老婆孩子齊上陣嘛。”

    好吧。

    孫延成發現,人真是個不知足的動物。

    就是不用移畫,現在這套工藝在鎮子上,就已經是相當先進。

    相當神秘了。

    玻璃店開業大吉,這成了所有木匠們的福音。

    以前僱主要求的新樣式,因為缺少鏡子和玻璃畫,他們也沒法做。

    現在鎮上有這麼個店,主人想要什麼花樣他們都敢做。

    做出來以後需要什麼玻璃或者鏡子,直接去鎮上定製就行了。

    至於夏山木器廠全面開花,想要壟斷整個夏山鎮的木匠活,把所有散戶木匠的飯碗全部擠掉。

    那隻不過是木器廠的承包人財迷心竅,被豬油蒙了心。

    你那麼大一個木器廠,每年上交五萬五的承包費,廠裡養著那麼多的工人,還有大汽車什麼的,那是多大一塊費用啊。

    怎麼跟散戶木匠相比?

    散戶木匠的成本就是木匠技術和一身力氣,掙一分就是賺一分,就能實實在在地揣進自己的腰包。

    而木器廠呢,要掙多少個一分,最後才能輪得到自己往兜裡揣一分?

    現在的木匠收入有兩種方式,有人請他,就去給人打傢俱,掙工錢。

    沒人請的時候,就自己買樹,在家做傢俱,做好了去集上賣。

    木器廠在周圍所有鄉鎮的大集上,都放了傢俱售賣。

    木器廠剛開始全面開花的時候,確實把所有木匠嚇了一跳,覺得自己飯碗要砸了。

    可是後來想想,如果自己做傢俱沒法賣了,大不了以後全靠出去給人打傢俱掙工錢,無非就是收入少了點,總不至於餓死。

    木器廠不會把廠裡的工人全部撒下去,誰家要打傢俱,木器廠也全部包了吧?

    可是再後來,木匠們發現,木器廠的傢俱就是名聲唬人。

    乍一聽是木器廠生產的,以為是工廠貨,很高大上。

    可是老百姓近來反應,木器廠的傢俱做得根本不好,賣得還貴。

    沒多少日子,木匠們的收入恢復正常。

    木器廠全面開花,放在大集上的傢俱,無人問津。

    吳光榮慌了,打下那麼多的傢俱,辛辛苦苦拉到大集上,銷售量為零,這誰受得了啊這個!

    看來是傢俱不適銷,花樣不夠多,不夠時興啊。

    要說時興,肯定是帶玻璃畫,帶鏡子的大廚。

    可是,他們要是去縣城定製玻璃和鏡子的話,這麼遠往往返返地成本很高,而且易碎品運輸很成問題。

    鎮上倒是有一家玻璃店。

    可是,玻璃店開業的時候,老嗚作為多年的同事連到場都沒到場。

    更沒隨禮。

    已經是把孫延成給得罪死了。

    嗯,得罪死了也得去找他。

    伸手不打笑臉人,咱們上門跟他說點好的,老孫這人吃軟不吃硬。

    再說,咱們木器廠是去買他的玻璃和鏡子,是給他送錢。

    他開著個店,豈能送上門的錢都不要?

    ——以上這些話是兒媳婦黃秋豔教訓公公的。

    不但要去跟他談合作關係,還要吳廠長親自去才行。

    別人去的話,也許老孫覺得不給他面子,反而把事兒做夾生了。

    於是,公公老嗚親自硬著頭皮,厚著臉皮,光顧老孫的玻璃店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