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子尚德 作品

108 準備結束他倆的幸福

    奶奶變著臉道:“罵人不揭短,當他倆面兒可別開這樣的玩笑。”

    “沒開玩笑,我說的是真的。”大孫子一臉認真。

    “滾吧滾吧,玩去吧。”

    爺爺奶奶發現大孫子真是慣壞了,明明爺爺奶奶不喜歡聽這樣毫無同情心的話,他還要一說再說。

    因為夥伴們已經湊齊,大孫子也不賴在這裡了。

    只不過臨出門前還掀著門簾回頭道:“最多三年兩載,我讓他倆娶上媳婦。”

    “滾滾滾……”爺爺奶奶一疊聲攆他。

    也怨不得爺爺奶奶生氣。

    狗咬和山魚都四十出頭了,怎麼還有可能娶上媳婦?

    1950年婚姻法規定法定婚齡,男二十歲,女十八,但在廣大農村,大多數等不到婚齡就早早結婚過日子開了。

    比方老英雄和虼蚤奶奶,倆人結婚那年都是十五,而他們的孫子也偷聽到爺爺奶奶當年新婚,可能就是年齡太小經驗為零,連著好幾個黑夜都沒成功……

    即使1980年婚姻法改了法定婚齡,男女各提高兩歲,但農村的早婚現象幾乎沒什麼改變。

    也就是說好花好草二十以前早成家了,熬到二十五、六還單著的,肯定有這樣那樣的問題,要不然為什麼沒娶上媳婦?

    學習光棍好榜樣,一隻腳已經跨進了光棍的門檻。

    比方說鵝擰,二十三四了還沒媳婦,原因就是讓大鵝擰成疤瘌眼了嘛,這就是抬起一隻腳準備邁門檻的節奏。

    至於過了三十歲,這根棍子基本已經光得極為成熟了。

    何況狗咬和山魚年過四十的積年老光棍,早已不指望會有天降奇蹟。

    村裡人都看得很明白——包括熱鬧家兩口子也看得很明白——倆光棍鐵定就是孤苦而死的結局。

    梁進倉此時卻是已經打定了主意,要幫一幫倆光棍。

    如果自己今天不教他們,他們只有兩個可能。

    第一就是在別人的經濟奔跑起來以後,他們依然維持原狀,後半生孤苦終老。

    第二就是被別人帶著跑起來,只不過起步晚,先機盡失。

    就是打個超級瑪麗,石頭裡那些小蘑菇也大多讓人頂出來吃了,後來的只能吃點殘渣剩飯,那點財富根本不足以結束他們的光棍生活,到最後依然是孤苦終老。

    畢竟,即使自己不出手幫助倆光棍笨鳥先飛,也不可能以一己之力阻止小農社會向工業社會和商業社會的改變。

    即使從此終止了倆傢伙的幸福,即使加快了老少爺們思想蛻變的進程,也要幫。

    吃午飯的時候,母親盛出三碗水餃。

    安排老二、三倉和英子,分別給老光棍大騾子、狗咬和山魚送過去。

    每年的時候,也送,但都是小碗。

    今年豬肉和白麵寬裕,多包了水餃,就用大碗。

    狗咬和山魚都是本宗族的光棍,所以送水餃這也是帶著血濃於水的親情。

    大騾子不姓梁,但有幸結交了一位好朋友老歪,更有幸的是老歪家今年比較寬裕,於是就有幸的吃上放了許多豬肉的水餃。

    大哥從妹妹手裡接過水餃,自告奮勇要給山魚送去。

    英子高興地做了扈從。

    母親盯著倆人的背影,目光復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