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氏良家子 作品

第一百八十五章萬事勝意

倒是個很樸素的想法。

大明剛建國的時候,國家設置了四十萬匠戶。

這四十萬匠戶不進行農業生產,世世代代從事工業生產。

這是大明剛經歷了漫長起義、十室九空的戰爭後的數字,按大宋目前的農業情況,把這個數字翻個十倍並不成問題。

所以林舜華如果想在河間府推進工業化,至少在生產基礎方面,是沒有什麼問題的。大宋農業能夠支撐起他設想的一切。

趙桓問道:“成效如何?”

林舜華苦笑,說道:“臣又撞的頭破血流。河間府在臣勸導下設立了大量的工坊,產出紅紅火火,但並不具備競爭力。瓷器比不得汝窯,絲綢比不得宋錦,玉器比不過藍田,幾乎方方面面都沒有什麼優勢。大量的貨物積壓在了倉庫。”

“臣痛定思痛,請教了許多商人。發現如果只進行這些基礎的工業生產,根本比不過外地。於是便帶著大量豪商群策群力,賣別人無法生產的東西。”

“臣居中為其協調,動用人情為他們從東京請專業教授設計整合。在磕磕絆絆中,總算是生產出了第一個機床。是用水和沙子切割、打磨玉石的。”

說到這裡,林舜華語氣興奮,說道:“等機床問世,我等驚喜的發現,全天下生產這種機床的都寥寥無幾。一夕之間,所有投資參與這種機床生產的工坊、商人都賺的盆滿缽滿。”

“只用了短短兩年,商人們把機床賣到了藍田、賣到了西域、賣到了大理,甚至賣到了南洋。”

“有了這一成功先例,我們河間府專門生產各種高端的機床。效果簡直驚人,我們或許沒有蘇州、泉州得天獨厚的地利,或許沒有東京無與倫比的財富,但我們依舊成為整個北方知名的工業重鎮。”

“天南海北的商人,不遠萬里來到我們河間府購買機床。”

趙桓讚歎,果然是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阿。

河間府沒有什麼特別的優勢,但就是靠著領先的科技優勢,硬生生把自己推成了工業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