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氏良家子 作品

第一百二十四章無法得人

    沙俄帝國與米帝之所以能在工業化進程之後,擁有數千萬匹的馬匹,顯然跟其生產形式有很大的關係。

    這兩個國家都有廣闊的疆土,還有廣泛種植的玉米。

    然後工業化牧場下,大量工人用玉米這種飼料之王,在圈地的牧場中,批量養殖培育馬匹。

    告別小農封建經濟的手工化生產,以及農耕經濟的粗狂放牧,所以馬匹的數量指數級翻倍。

    如果說只是牧場的話,中原此前也有馬政,而之所以沒有形成兩千萬匹,三千萬匹的規格。

    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官府體制僵化,官員懶惰怠政,馬政系統性的腐敗。

    畢竟以大宋馬政系統的腐敗情況,賠錢是常態。

    別說把馬匹養到兩千萬匹,就算是給他們兩千萬匹馬,幾年後就只剩下了十幾萬匹。

    所以大宋如果想復現沙俄,甚至超越沙俄帝國的馬匹盛況,就是要鼓勵商人們到北方開闢出大量的牧場。

    然後他們把遊牧民族的牧民奴隸直接買下來,規模化的在優質牧場裡放牧。

    優質牧場,大概是大宋如今最不缺的了。

    從燕雲十六州以北,大宋第一次就劃分了六千多座獵場,有廣闊的草原、雪地。

    戰馬喜高寒,不喜炎熱。

    在燕雲北面直到萬里冰原,這麼廣闊的土地都可以設置牧場,跑馬放牧。

    牧場已經不是缺不缺,而是有大量富餘了,而玉米種糧也已經開始推廣,這種飼料之王,能滿足牧場的飼料所需。

    顯然大宋最後需要解決的就是人的問題了。

    誰去萬里北疆外,在茫茫雪原中把這一座座牧場經營起來。

    比如沙俄的維爾霍揚斯克牧場,地廣幾千裡。

    而大宋的商人們顯然把這個主意打到了蒙古人、女真人和極地蠻族身上。

    事實上北方是不缺有目部落的,不說大唐那個從極地南附下來的部落,哪怕是清朝徵兵也經常會往北面蠻族部落徵兵。

    比如大清帝國的利刃,號稱“東方不敗”的索倫兵,就是一群野女真的統稱,出自黑龍江北面一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