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氏良家子 作品

第五十章鼓勵發展

    士大夫們的絕望,同時也引起了廷議上所有大臣們的絕對震驚與思索。

    因為所有人都看出了一個事實,當工商稅超越了田稅之後,雙方就再也沒有了反超的可能,從此之後,差距只會年年擴大。

    田地十一億畝已經幾乎是大宋的上限。而四億貫的工商稅卻只是大宋的起點,之後大宋的工商稅會一騎絕塵,徹底拉開與田稅的差距。

    農業與工商業究竟哪個代表著大宋的未來,已經不言而喻。

    這一刻即便士大夫們也陷入了徹底的自我懷疑,那是一種高高在上的驕傲徹底被粉碎的落寞悲涼與顧影自憐。

    相比於工商業可以預見的輝煌上揚,農業根本沒有出路。

    但在無數大臣的落寞中,趙桓卻意氣奮發,澹笑著對他們激勵道:“諸卿倒是不必這般沮喪,在朕看來我朝田稅遠遠沒到盡頭,十一億畝的良田更只是一個起點而已。”

    士大夫們灰敗的雙眼中皆露出驚訝的光芒。

    官家居然會有朝一日對士大夫如此激勵?

    所有人都以為官家對士大夫極為不滿,恨不得全部趕出朝廷!

    看著一種大臣臉上驚訝的光芒,趙桓澹然而對。

    對士大夫們的腐朽,他自然是深惡痛絕的。

    但趕盡殺絕則完全沒有必要。

    趙桓需要有一個文化階層存在,作為皇帝另一個治理國家的選擇,時刻鞭策著新的學子階層保持積極進取,開拓創新。

    如果將整個天下毫無保留的交給學子們,很難保證他們不會在安逸中重蹈士大夫的前車之鑑,紛紛腐朽墮落。

    畢竟,屠龍者最容易變成新的惡龍。

    而且客觀上,這些士大夫們兼併大量土地,規模化經營,的確是比小農經濟更進一步的提升了農業生產力。

    這一點很關鍵!

    趙桓從身旁的矮桌上拿起一本冊文,翻開後對眾人說道:“卿等知道我朝一名百姓平均有多少土地嗎?”

    “是土地,不是耕地!”

    聽到趙桓的強調,眾人紛紛一愣。

    大宋每名百姓平均有土地十畝,是眾所周知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