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氏良家子 作品

第四十五章大宋的瑰寶級數學天才

    “這成就真的是了不起啊!”

    當然,這也跟獎金格外豐厚有極為密切的關係。

    所有學科的一等獎獎金都是十萬貫。

    但唯獨數學的獎金會翻三倍!因為皇室會對獲得數學一到九等獎的所有學者,額外再給雙倍的激勵。

    提出一門學問,三十萬貫錢!

    這使大宋的學者們哪怕是儒家子弟,都會拿出大量精力研究數算。

    君子六禮:禮、樂、射、御、書、數。

    數算本來在中原具有非常高的地位。

    如今更是被趙桓一手推到了無與倫比的地位,成為了任何學者都必須要精通的一門學問。

    哪怕你是個文學大家,是個詩人,甚至是個老朽腐儒,你也得精通這方面。

    不然你出去傳道授業,其他學子請教一道數算題,你答不出來,那就太掉名聲了。你號稱某某君子,號稱某某先生,結果連君子六藝都不精熟?

    再怎麼狡辯,也不免其他人心裡滴咕,這是否在欺世盜名。

    君子不會數算,這就好比一個將軍不會射箭,一個琴師不會彈琴,一個舞姬不會跳舞一樣。

    那你號稱學者,出來傳授個什麼東西?

    在這種風氣下,大宋那些什麼江南四大才子、元佑六君子之類的,敢出來招搖,一定有個非常不錯的數學基礎。或者說都是數學天才。

    比如這位提出《幾何學》的徐嶽,本人才十九歲,是真正意義上的數學天才。

    一個人的成就,足以抵大宋一億兩千萬人。

    真的是一個人,在推著大宋甚至整個東西方世界的數學理論向前狂飆勐進。

    他也是被太學譽為最有可能用數學語言解答西門之問的天才。

    如果沒有太學司興監的努力,大宋不會有這麼璀璨的科技成果。

    只靠趙桓一個人的努力,到死他也推不出《幾何學》這種經典學術巨著。

    因為數學不會他就是不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