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氏良家子 作品

第三十章財政盈餘

    豪傑。可以最快速度獲得約三十萬貫歲收,足以滿足黑水都護府的財政、軍事所需,穩固當地統治。經濟繁華之後,可以根據需求重新釐定租金。”

    三十萬貫錢,那的確是不少了。

    當初澶淵之盟,大宋給遼國歲幣也就總共約計三十萬兩白銀。

    如果不算軍隊的甲具、武備之類,這三十萬貫錢至少能解決一萬宋軍的駐兵費用。甚至還能有不少富餘,積攢下出兵作戰的糧草。

    在這北海之地,能夠駐紮中原精銳大軍一萬,這絕對算得上了不起的成就,是前後各代王朝都未曾達到的高度。

    張浚恭敬地向趙桓勸道:“官家,國家如今其實並不缺稅賦。根據東京傳來地文書,臘月的國家審計,今歲國家正稅收入五億七千萬貫,鑄幣三億八千萬貫,財政支出八億兩千萬貫,太倉還有一億三千萬貫的財政盈餘。”

    “國家並不缺北疆這點賦稅,鞏固統治,才是重中之重。”

    趙桓終於被張浚說服,三十萬貫錢,就算擴充十倍也不過三百萬貫錢,擴充一百倍,也才三千萬貫錢,剛剛是財政盈餘的零頭。

    以這麼富裕的國家,對新拓之地免稅,以拉攏民心,也不是不能接受。

    徵稅只是為了樹立官府在當地統治的權威,讓當地百姓知道自己如今所屬的國家究竟是哪一個。

    談到鑄幣,趙桓記起來這筆鑄幣大部分都是三司借給了朱旗銀行。

    這說明大宋內地都需要大量的貨幣,以投資發展。那這片新拓的土地,貨幣應該怎麼解決?

    趙桓問道:“燕雲以北,人口雖然只有八百餘萬,但也是近千萬人,約佔我朝的十分之一。我朝的帝鈔如何滿足這多出來的十分之一缺口?”

    張浚從容的侃侃而談,說道:“官家,財富並不只以人口計。新拓疆土雖然廣闊,但其富庶程度距離我朝還相差甚遠,需要的貨幣大概只在我朝三十分之一至二十分之一中間。”

    “政事堂打算

    令三司鑄幣五億貫,直接置換民間的各種其他錢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