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氏良家子 作品

第三十二章以鄰為壑

    據有史料可查的記載,在1946年前的二千五百四十年間,黃河受到近1593次氾濫威脅,而因氾濫令河道大改道共26次。

    黃河治理的難度可以用一句古話看出來:黃河三年兩決口,百年一次大改道。

    而因為大宋的三易回河,這一進程在大宋格外頻繁,無論決口還是改道都十分密集。

    蘇遲向岳飛說道:“以如今形勢看,  想徹底解決黃河氾濫問題,沒有朝廷數億貫的財政投入,十年以上的長期堅持,很難見到成效。但治理黃河說來複雜,其實也簡單,無非是與水勢相較量。解決方法其一為堵,  其二為梳。”

    “如今大雨磅礴,水勢增大,我等必須要嚴堵缺口,防止其他地方再出現決堤。同時開拓水道,引黃河分流前往其他地方,分殺水怒。”

    岳飛問道:“蘇侍郎打算如何去做?”

    蘇遲立即說道:“如今朝廷在河北動用軍隊三十餘萬,民夫百萬,我以為可以防治相結合,除了全力修補決堤外,堤岸上,每一丈設民夫一名,任何地方有決堤風險,立即上報,第一時間全力搶修。”

    岳飛皺眉,這個方法對抗洪而言無疑是非常有利的,人類能達到的巔峰動員能力也就這般了(子弟兵抗洪兩米一崗),可是對軍隊的組織力就提出了非常嚴苛的考驗。

    怎麼保證這綿延陣線的補給?

    大宋軍隊還從未經歷過在這種情況下,向士卒提供伙食的演練。

    但岳飛只猶豫了片刻,便說道:“可,  我會全力安排士卒,  不惜一切保證抗洪。”

    事在人為,大宋此前沒有經歷的事情太多了,不一樣是靠著所有人戮力同心扛了下來?

    蘇遲也不敢耽誤,說道:“使相統籌大局,防範整體河防,我這就去洺州方向疏通水道,分流洪水。”

    當一個國家,掃除了腐敗的buff,能形成的動員能力,是令人驚歎的,也是宏偉磅礴的。

    文人墨客總是喜歡豪言壯語,動輒三千丈,數萬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