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氏良家子 作品

第十二章調動士大夫銳意進取的方法

    楊時話音落下,大殿內一直默默傾聽的眾位公卿立即眼神亮了起來,挺直胸膛打算在接下來的環節據理力爭,雄辯一場了。

    三億三千萬貫的財政收入!

    大宋立國以來,還從未有過如此高的財政收入。

    計畝徵銀,大宋不是沒有搞過。

    事實上大宋有青苗錢,就是田賦附加稅,這是從唐代便繼承下來的稅法。每畝地除田賦之外,額外徵收二十錢作為附加稅。

    而大宋田賦也一直是十稅一,民收一石輸官一斗。十一稅古今中外都司空見慣。

    可是誰也沒想到當把士大夫們的田地清丈出來後,這兩個稅種一結合,直接取消田賦,計畝徵銀,稅收會驟然增長到如此恐怖的地步。

    以至於這前所未有的豐厚稅金成為所有人眼熱不已的的一筆財政收入。

    樞密院覺得把這份財政收入只要給軍隊一半,軍隊就能戰力飆升,掃平胡虜。

    工部覺得這份收入只要給工部一成,就能強力整治黃河,減少水患。

    政事堂、軍器監、大理寺等各個部門都覺得只要把這筆錢給自己,自己政績就會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

    從此政治高效,治安平寧,軍備完善。

    就連趙桓這個皇帝也心動不已,去年一年,自己幾乎把內庫搬光了以濟國難,皇帝窮的連賞賜宮中的錢都沒有,沒有錢的皇帝,一樣也硬氣不起來啊。

    不說把自己捐給國家的八千萬貫都還給自己,至少還八百萬貫吧?

    總不能給皇后添一件衣服,還要伸手向宰相們要錢。

    可若都按各曹司雄心壯志的規劃,別說這三億三千萬貫國家正稅,就算再翻十倍,三十三億貫也不夠用。

    計相楊時鄭重地對趙桓說道:“臣以為應該以這三億三千萬貫國家正稅,調度起整個國家,尤其是江南士大夫地財富,起四兩撥千斤之效。”

    四兩撥千斤,主要講究個槓桿。這一點趙桓是懂得,便皺著眉頭問道:“計相意思是向士大夫借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