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氏良家子 作品

第五章天子一怒,伏屍百萬

    趙桓的憤怒,還是源自士大夫們對國家的吸血和腐蝕。

    方田均稅,計畝徵銀的改革到十二月,已經推行了大半年。年底正是驗收成果,徵收賦稅的時間。

    趙桓此前一直以為,按朝廷的規劃推行下去,變法將會十分順利,    大宋自此民富國強。

    可是趙桓還是低估了士大夫們的無恥,官僚的腐敗和變法的阻力!

    他作為大宋皇帝,在視線之內,自然是口含天憲,言出法隨。

    朝廷公卿、宰執重臣們,都必須按照他的意志前進。

    政策制定起來,完美符合他的想法,    十分順利。

    他權威熾烈,宰執們沒人敢反對他的意見。所以新法的改革輕易通過。

    因為借鑑了後世各種先進稅賦制度,    新的國家正稅徵收方案十分簡潔明瞭,而且減少了擾民,降低了百姓的稅賦壓力。

    可是,這份改革的完美,僅僅是呈現在了趙桓面前。推行到地方就遭遇了重重阻力。

    出了趙桓的視線之外,在趙桓無法影響到的地方,那些跋扈習慣了的士大夫們就完全不在意趙桓的意志。

    國家正稅?

    我們高貴的士大夫們什麼時候交過稅!

    我們要的就是特權和免稅。

    到了年底,各州縣上報一年來丈量的土地面積,直面趙桓的審視,終於暴露了背後的陰暗。

    計相楊時與趙桓估計的舉國十億畝土地,連三分之二都沒有!

    大宋堪堪保住了此前國家已經統計到的五億多畝良田,沒有不降反升。

    全國清丈出來的土地只有七億三千萬畝。

    士大夫們還是隱匿了絕大部分的土地,至少三億畝!

    這些士大夫們究竟囂張到了何種地步?

    江南東路,國家的魚米之鄉,大宋糧倉,在冊田藉居然比廣南東路的土地還少。

    經濟重鎮蘇州的土地,    比不過嶺南!

    正是廣南東路的田藉數據,徹底把其他各路官員的腐敗給揭露出來了。

    嶺南一帶士大夫們勢力並不強盛,    官府能夠把絕大部分土地都一五一十的記錄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