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氏良家子 作品

第七十七章大型武裝鹽梟集團

    這就跟大宋在海上之盟前夕一樣,大臣有人主張親遼有人主張親金。

    關鍵的問題在於現在形勢紛繁複雜,西夏也分不清究竟是金國勢大還是宋朝更強。

    但趙桓不打算給西夏太多的思考時間,直言說到:“朕已經給夏國賜下天恩。時至不迎,反受其殃。朕只給夏國三個月時間!夏國或在三個月內立即歸還土地與朝我互市。或在三個月後,兩國兵戈相見!”

    看起來這個要求非常苛刻,但有一絲緊迫感,才更能凸顯這份賞賜的珍貴性,讓西夏君臣對得到這份賞賜之心更加迫切。隨時可能失去的東西,才會令人更加迫切的想得到。

    趙桓十分期待西夏真正得到這份賞賜後會作何反應,想來表情一定十分精彩。

    這次開放鹽禁,將會成為吊在所有西夏君臣眼前的一塊雞肋!食之無味,棄之可惜。

    很顯然大宋肯開放堅持了數十年的鹽禁,不是心血來潮,一拍腦袋做出的決定。

    而是大宋改革國家正稅後,有了放開鹽、茶官營的底氣。

    大宋明面上就有田藉五億多畝,這是無論趙桓改革與否都有的底蘊。即便方田均稅法推行失敗,只按一條鞭法的改革,計畝徵銀也會有兩億貫的財政收入。

    鹽、茶將再不是大宋的財政支出,放開民間經營後,民間鹽價將會在幾年內迅速恢復正常。

    也就是西夏只在互市的前一兩年能享受到販賣青鹽的暴利,很快就會發現青鹽在大宋境內不復以往的暢銷!

    雖然依舊有微薄的利潤,但絕不足以支撐西夏擴充實力!

    而且還有最重要的一點,大宋強大的經濟,以及鑄幣權將會源源不斷的收割西夏資源。

    想要參與大宋互市,必須要有足夠多的大宋帝鈔。雙方每一筆交易,都在給大宋繳納鑄幣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