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氏良家子 作品

第七十四章蘇湖熟,天下足

    雖說這個技術在大宋不難效仿,很快就會擴散出去。但敢掛皇家御食的也就趙金兒這一家,就衝這塊牌匾,就保證這份生意能一年四季紅火。

    趙金兒歡喜的點頭,說道:“這主意是大哥出的,便算是我與大哥一同開的店鋪,收益與大哥七三分成。大哥佔七成。”

    “哈哈,大哥給妹妹謀一點福利而已,不用算的那麼清楚,五五分成即可。”

    趙桓倒不是差這點錢,而是自己佔一份股份,這家店鋪在運營中必然能減少許多麻煩,而且增加極大的客流。

    隨後要談政事,趙桓便讓趙金兒先離去。轉而帶著梅執禮在庭院滿樹繁花下閒庭漫步,說道:”朕聽聞一句諺語,叫蘇湖熟,天下足。如今六月,是蘇湖一帶糧食豐收的季節吧?”

    梅執禮跟在趙桓身後,恭敬回道:“稟官家,的確如此。神武右軍主力即停留在東南、兩湖一帶,務求東南糧倉平穩完成秋收。”

    “左相可有想過,既然蘇湖熟,天下足。那富餘的糧食都去了何處?前朝鬧饑荒,多是因為糧食不足。但我朝截然不同於前朝,糧食既然已經富餘,東京甚至可以美食花樣頻出,為何還會有災年?”

    梅執禮作為當朝宰相,對這個問題顯然十分清楚,說道:“東南物阜民豐,糧食產出理論上足以供應天下所需。但困難在於將糧食運到各處,其費用已經超出糧食本身。便比如將東南糧食運往西北,每一石都耗時不止十倍。這也是為何我朝屢次伐西夏,都受困於後勤供給。”

    “言之有理。大宋如今空有百分實力,卻在陝西發揮不出一成。跟朕說說,西夏是何態度?”

    梅執禮神情鄭重,說道:“西夏的使節是御史大夫謀寧克任,這是一個十分棘手的人物,他是西夏最堅定的主戰派。”

    最堅定的主戰派?趙桓眉頭一揚,這事有意思了。

    西夏想談判,使節卻是一位主戰派。看來裡面大有文章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