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氏良家子 作品

第六十章二十億石

    趙桓對朝政的改革,除了精簡機構,裁撤冗官之外,最大的影響就是確保了朝廷上再沒有任何人有能力對抗他的意志。

    他可以完全按照自己的意願來推行大宋各項改革。

    雖說封建專制飽受憊病,但又不得不承認,想帶領大宋最快實現文明跨越的方法,就是專制集權。整個國家發展都遵循他的意志,    才能有最高的發展效率。

    而控制發展最有效的一個方式就是稅收。所以在梳理好了朝廷局勢後,趙桓第一個接見的大臣就是計相楊時。

    楊時如今官居三司使,主管度支、鹽鐵及戶部。

    看這三司的名字,就知道大宋稅收的重點在何處。度支是財政預算部門,鹽鐵即國家官營,而戶部即人頭稅。

    這位頭髮花白的老人,    精神十分健碩。與趙桓首次相見,他並沒有認生、拘謹,    見禮之後很快便切入稅收改革主題,    對趙桓說道:“臣聽聞官家有意減免百姓賦稅?”

    “不是減免。減免歷朝歷代皇帝都在做,並不稀奇。朕打算徹底廢除丁賦。”

    聞言楊時微微點頭,作為一位博學多識,經世濟民的國之大才,他對稅制可謂無比精熟。向趙桓說道:“官家體恤民間疾苦之心,臣感同身受。但在官家推行稅制改革之前,臣請先向官家介紹一下我大宋丁賦情況。”

    “善!”趙桓神情頗為振奮,說道:“這正是朕欲求之事。”

    “我大宋稅制大抵延續自李唐的兩稅法,但五代十國期間各種搜刮名目亦全部延續下來。可以說古者刻剝之法,本朝皆備。”

    “這些苛捐雜稅暫且不提,先只說這丁賦。兩稅法規定,朝廷根據度支情況制定稅收總額。然後依據全國戶數,差等收稅。即富戶多交,貧戶少交。有戶增長便將稅減輕,有戶減及人散而失均者,    即告知長吏,彙總至戶部。”

    “此即為何我朝只統計戶籍而不統計人口。此習俗中唐之時便已有之。”

    聽完,    趙桓大長見識,    還是第一次清楚原來唐宋在制定稅收時居然還會考慮減稅。